12月3日是第23個國際殘疾人日,殘疾人一直深受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注。殘疾人在居家或是出行時,如果有相應的無障礙設施,就可以讓他們享受到更便利、更有尊嚴的生活。那么,無障礙設施改造工程在宿遷市進行的如何呢?一起來關注一下。
(一)高鐵、客運無障礙通行 殘疾人實地體驗督查
12月3日上午,宿遷市10名助殘志愿者攜手5名殘疾朋友來到在宿遷高鐵站購票大廳,工作人員正在向他們介紹宿遷高鐵站面向殘疾人開設的購票窗口,讓殘疾人朋友更好的了解出行的便利。卓先生是一名腿部殘疾人士,平時因為行動不便也很少出門,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高鐵站,在體驗過程中讓他感受到了了日新月異的發展。
在體驗過程中,部分殘疾人士故意沒有攜帶輪椅,想考驗一下高鐵站對于行動不便旅客的無障礙設施準備情況。大家發現,高鐵站對于有特殊需要的旅客都會提供輪椅、擔架和手推車等設施,在輪椅的幫助下,殘疾人們乘坐無障礙電梯,更好的體驗了出行的便利。
“在安檢口的時候發現有殘疾旅客等特殊群體的話,我們會及時進行聯營聯控,如果有輪椅擔架的需要,我們這邊車站方面都會提供幫助。他們在檢票口的時候都是走人工通道,開辟綠色通道。”宿遷站工作人員陳響表示,他們將通過各種措施來保證殘疾人,特殊群體旅客溫馨安全出行。
除了高鐵站,本次體驗活動還帶來殘疾朋友們來到市汽車客運站,在客運站內,除了有為殘疾人士專門開辟的無障礙通道以外還設有專門的殘疾人等候區域,方便殘疾人等候上車。志愿者們表示,通過帶領殘疾朋友們體驗和督查,能更好的尋找到無障礙設施的不足。
宿遷市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王慧表示,“鼓勵殘疾人多走出家門,多參與社會活動體驗,共享文明城市帶來的成果。在體驗中發現不足的地方,協會將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加以改進。”
(二) 泗陽270戶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
今年50歲的王純杰,是泗陽縣一位低收入殘疾人,2019年因淋巴瘤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癱瘓,王純杰在生活起居、洗浴等方面都存在障礙,平時這樣的上下床都要妻子攙扶,一年下來,妻子李琳苦不堪言。
“我都是把他手慢慢放到我脖子上,撐著我的脖子,然后慢慢把他扶到輪椅上去,每次把他扶到輪椅上過后,我的腰真的是直不起來,脖子有兩次都扭著了。”王純杰妻子李琳說道。
今年,王純杰通過了泗陽縣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資格審核,殘聯工作人員在他家進行無障礙改造實地“勘察”,并為其量身制定了改造方案:在臥室安裝了床邊扶手,在衛生間和淋浴房安裝了無障礙扶手和洗澡椅。改造后,大大方便了王純杰夫妻倆的生活。
“現在自從殘聯給我們(安裝)這個扶手之后,確實現在方便多了,稍微搭他一把勁,他慢慢就能坐過來了。”王純杰妻子李琳對殘聯的幫助表示感謝。
“目前我們殘聯對27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環境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下面我們將對改造項目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按要求返工,切實保證改造的內容和質量。”泗陽縣殘聯康復科辦事員王夢迪說道。
無障礙設施改造,讓更多的殘疾朋友享受便利,為這項工程點贊。希望市民在碰到殘疾人需要幫助時,都能主動伸出援手,讓城市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