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五彩的季節,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金秋的泗水大地處處散發著絢麗與成熟。除了金黃的水稻,還有紅艷艷的山楂,是不是說到山楂,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咽口水呢?一起去山楂基地看看瞧。
酸酸甜甜的山楂糕、山楂醬和糖葫蘆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在泗陽縣盧集鎮高渡村的山植種植基地,紅彤彤的山楂已經是進入了豐收期,映在綠葉叢中是特別的好看,也特別的可人。
“摘的時候要拽住這個果柄,往后掰,這樣果子就不會落掉,或者是用樹剪子剪,從果子梗的后面把它剪下來。看著果子高興啊,滿園的果子,很好看。”種植戶石彬說道。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筐60斤的山楂就采好了。豐澤園家庭農場是泗陽第一家大面積種植山楂的果園,山楂種植面積有15畝,這里的山楂色澤紅艷,玲瓏剔透,食之綿柔順滑,酸甜可口,香氣四溢。
石彬今年57歲,人到中年創業、轉型,對于石彬來說是個挑戰。雖然之前種過地,但是果樹的種植還是頭一回。通過把果樹專家引進來教、自己走出去學,做農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石彬也在辛苦付出中迎來了收獲。紅彤彤、酸溜溜、甜滋滋的山楂是七年前石彬從山東引進的,也填補了泗陽沒有山楂種植的空白。石彬先后種植了桃子、梨子、山楂、石榴、杏子、葡萄……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百果園”。
“畝產量一般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吧,現在因為山植樹越來越大,產量也就越來越多,像今年的產量比去年就要翻一番。果形比往年要大一點。”種植戶石彬說道。
春天山楂花開如雪一般純潔浪漫,秋天山楂成熟如火一般熱情充滿希望。這不,田間地頭一箱箱裝好的山楂也“整裝待發”。
石彬說鮮果三元一斤批發,除了鮮果銷售之外,為了延長銷售時間,增加產值,石彬還進行了深加工制作。按照以往的經驗,一畝地的產值在一萬元左右
“這個果子比較好保存,不像桃子保質期很短,它可以做山楂干,大部分是山楂干還有手工制作山楂醬和山楂罐頭,我們家這個果子的銷售渠道,一個是采摘,還有一部分是上市場批發或者零售,還有的就是網上銷售。”種植戶石彬說道。
石彬通過種植山楂給自己增加收入同時,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一顆顆山楂樹變成群眾的“搖錢樹”,在鄉間里開出“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