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走在我們城市的街頭,讓人賞心悅目的不僅是越來越美的道路街巷,還有一個個與城市景觀完美融合的公益廣告和景觀小品,這些都是一個個“會說話”的風景,將宿遷文明城市的內涵娓娓道來。
市民于利群有晨練的習慣,每天經過街道或者鍛煉的公園,他發現城市文明無處不在,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公益廣告總在不經意間躍入眼簾,主題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是福、宿遷文明20條等。“看到這些東西,就不自覺的就按照這些這些規章制度做了,能起到提醒的作用,還有特別有些人特別有些老百姓他不太懂文明20條,他經常看看,而且加深點印象。”市民于利群說道。
在宿豫區文昌廣場,廣場內豎立著一個個“好人榜”的宣傳牌,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文化。“醫路一袋”顯仁心的鄉村醫生孫少輝、熱衷慈善的海歸畫家金喆香,這些我們身邊好人的“榜樣力量”也滋潤著市民的心田。
在市區一些建筑工地,圍墻外形被做成綠色植被覆蓋的模樣,好像披上了一件“綠色外衣”,讓人仿佛置身于森林中。圍墻經過規劃和設置,都變成了文明創建宣傳的新載體。綠色的圍擋上“中國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人民謀復興”等宣傳標語非常醒目。
一幅幅構思巧妙、內容多樣的公益畫面,既扮靚市容環境,又激發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凝聚起了城市的“精氣神”。這些公益宣傳也讓每一位市民抬頭可見文明,駐足可觀文明。“在主城區設置的大型小品有12個,還有其它的各種各類的基本上50米一個,主要目的是讓市民做個文明的宿遷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宿豫區城市管理局市容科科長周碩勇說道。
對于公益廣告牌存在的外形不美觀、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城管部門也及時進行整改,咱們市民也要愛護這些城市公益廣告。“發現公益廣告設置存在數量質量不達標,載體破舊老化,綜合運用電話約談、下發交班單、行政處罰、執法等措施,督促責任單位及時進行整改。”市城管局廣告處綜合科科長王學說道。
編后:行走在大街小巷,這些公益廣告,猶如一張張靈動的城市文明標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也是街頭一道亮麗風景線,引導我們向真、向善、向美。
總共: 1頁
作者:唐千千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