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最近有一則新聞,福建福州市一位2歲女童打翻開水,全身近半被嚴重燙傷,經過檢查孩子大部分都是深Ⅱ度的燙傷,面積達到40%。而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意外也時有發生。市區一名一歲零兩個月的兒童,前一段時間,在喝奶的時候因為一次意外被嚴重燙傷。“準備沖奶粉給小孩喝的,沖的時候還沒沖好,小孩子到桌子上面就扒拉了一下,把水弄到身上了,燙到的,就打120,120對我們說用涼水沖。”市民李先生說道。
醫生介紹,熱的液體或油溫度超過44°C時,在數秒鐘之內即可導致皮膚嚴重受損。(字幕不配音)按熱力損傷組織的層次,分為:Ⅰ度、Ⅱ度(分為淺Ⅱ度、深Ⅱ度)、Ⅲ度
Ⅰ度僅損傷到表皮層;
淺Ⅱ度不但損傷表皮層,還損傷到真皮的淺層;
深Ⅱ度損傷到真皮深層;
Ⅲ度損傷到皮膚的全層,表皮層和真皮層,甚至可深達皮下組織、肌肉、骨骼等。
如果孩子不慎燒傷燙傷,家長一定不要慌張,要立刻對傷處采取應急處理。“這個時候我們第一步首先是局部的降溫,而局部降溫一個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用流動的水來沖洗所燙的創面,如果穿著衣服的,先沖水而不是把衣服脫掉,即使起水泡咱們的破皮也保護好,等到醫院之后讓醫生來處理這個破皮。”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主治中醫師文強說道。
燙傷進行冷療后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但也有不少家長在孩子發生燙傷時卻聽信所謂的偏方。前幾天,泉州一名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人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當送到醫院時,孩子已經出現休克癥狀,意識模糊。
除此之外,還有把醬油、鹽、牙膏、風油精甚至動物毛灰等民間偏方涂在孩子身上,這些都是不科學的,而且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并加重燒燙傷程度。
編后:每年夏季幾乎都是燒燙傷的高發期,尤其是幼齡兒童居多。家長一定要做好看護,防患于未然,燙傷后要及時到燒傷專科就醫,切莫輕信所謂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