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宿遷市區的寶龍城市廣場和楚街附近的街頭路面上,出現了一幅幅以抗疫為主題的粉筆畫。每到了晚上,都吸引不少人的圍觀,這些畫作是哪來的呢?
晚上7點多,在市區楚街南門,拍照聲連連,一幅地面上正在繪制的粉筆畫成為焦點,一位殘疾人正在用粉筆創作鐘南山形象。畫中,鐘南山院士面帶微笑,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剛毅。背景元素有梅花、寶塔、正在救治患者的醫護人員等形象,出現在鐘南山院士身后,一幅具有蒙太奇感覺的粉筆畫在他的勾勒、涂抹中逐漸呈現。
作畫的殘疾人是有“街頭藝人”稱號的從桂蘭,今年59歲,是山東臨沂人,16歲時因為得了骨腫瘤,導致左腿膝蓋以下截肢。21歲時從蘭桂離開家鄉,用街頭畫粉筆畫的方式,開始他的流浪生活。去年他把《蒙娜麗莎》畫在宿遷街頭,獲得了宿遷市民的點贊和幫助,今年,他再次來到這個充滿溫暖的城市,獻出自己的抗疫題材新畫作。
“宿遷我第一次來在那邊,這次來,感覺好人很多,市民不但加我微信,還給我轉了100塊錢,宿遷人非常地熱情,富有同情心,宿遷人的心靈非常美。”街頭藝人從蘭桂說道。
經過連續2個多小時的創作后,粉筆畫完成了,從蘭桂又寫下了“抗疫英雄,力挽狂瀾”兩行文字,十分鼓舞人心。
“鐘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間,不顧個人安危,親赴抗疫第一線,部署方案,研究病毒,他可以說挽救了千百人的生命和健康,讓人敬佩。”街頭藝人從蘭桂說道。
在完成了第一幅畫作后,從蘭桂拄著拐杖,又到寶龍后街進行第二幅粉筆畫的創作。這一次,他選擇的主人公是火遍全網的重慶三峽醫院重癥科主治醫師黃霞。
“這樣一幅畫抵得上十部宣傳片,我覺得,明天出門該戴口罩了。身殘志堅吧,看大家都這么積極地援助,證明大家對抗疫都非常地有信心。”市民王先生說道。
經過3個多小時的反復繪畫和打磨,從蘭桂使用手中細短的粉筆,將抗疫過程中,醫護人員那雙布滿血絲疲憊的眼睛表現地淋漓盡致。
“我看這個眼睛特別地感動,眼睛特別地傳神,尤其是他一個殘疾人,作出這樣的努力,為抗擊疫情做貢獻,感觸非常大。”市民謝女士說道。
從蘭桂說,自己全年在外流浪作畫,隨機選擇城市,一般都住在車站附近便宜的旅館里,日常開銷也靠自己作畫時愛心市民捐助維系。近期,由于持續陰雨,他會在宿遷待上一段時間,再去其它城市流浪作畫。
小小的畫作,能讓我們感受到抗疫英雄們的艱苦付出。希望這樣題材的作品能夠多多呈現在市民的視野中,鼓勵更多的人共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