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7月份以來,沂沭泗流域大部地區遭遇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氣,導致上游地區降水排進駱馬湖。截止7月13日上午11點,駱馬湖已超汛限水位22厘米,為緩解上游來水的壓力,從7月12日下午開始駱馬湖嶂山閘今年首次開閘泄洪。
嶂山閘開閘后,大量湖水涌入新沂河,場面十分壯觀。受到降雨以及上游來水影響,導致駱馬湖水位突漲,7月12日超過警戒水位5厘米,從下午4點開始,駱馬湖嶂山閘開啟12孔泄洪,讓駱馬湖水位線保持在安全水位線內。
嶂山閘管理局水管股科員陳晨說:“截止至7月12日16時嶂山閘上游水位已經達到22.55米,已經超過駱馬湖駱馬湖汛限水位22.5米,5厘米,接到上級調度指令,嶂山局在12日16時開啟,下泄流量500立方米每秒。”
隨著上游來水加大,駱馬湖水位持續上漲,截止7月13日上午11點,已經達到22.72米,比昨天上漲18厘米,超過汛限水位22厘米,嶂山閘又繼續增加泄洪開孔量,達到了24孔,目前已下泄洪水0.36億立方米。
嶂山閘管理局水管股科員陳晨說:“截止目前嶂山閘上游水位已經達到22.72米,11時根據調度指令,嶂山閘將下泄流量從500立方米每秒調整至1000立方米每秒。”
據了解,嶂山閘1959年開工建設,1961年建成,全長429米,共36孔。是沂沭泗流域的第二大閘,經歷過四次比較大的加固,目前設計流量是8000立方米每秒。從7月12日開始泄洪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看,大家見到壯觀場面,都十分激動。
據了解,泄洪期間,嶂山閘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將24小時全程值班,26個攝像頭實時監控,以確保開閘泄洪的安全。泄洪時間和流量將根據上游來水量和雨量適時調整,市防指將密切關注上下游水情,組織沿線各地加大沿線巡查力度,加強行洪期間防汛值守,確保河湖行洪安全。
嶂山閘管理局水管股科員陳晨說:“提醒廣大群眾,在行洪期間不在閘區范圍內逗留圍觀,更不要在上下游從事劃船、游泳、捕魚等活動,以保證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