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是我們每天的日常用品,日前,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牙膏將被列入普通化妝品。《條例》從2021年1月1號起施行,各種品牌牙膏的功效宣傳可能也要進一步加以規范。
記者走訪超市發現,大部分牙膏都在醒目位置標注了各種各樣的功效,有防蛀的、有抗過敏的、還有美白的、止血的,讓人眼花繚亂。記者發現市民在選擇牙膏的時候,對這些功效性的牙膏情有獨鐘。
在新公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允許牙膏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對此口腔醫院的專家說,牙膏的這些功效都是已經被廣泛認可的。
宿遷市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敏說:“我們這些臨床上使用的功效型牙膏,它是添加了一些特殊的化學成分,在某種時候它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比如抗敏感牙膏,里面添加一些鍶離子或者鉀鹽離子,這些離子通過慢慢滲透,它可以封閉血管,這樣會起到一個抗敏感的作用。”
而對于一些宣稱具有的美白功效,則不在新《條例》允許范圍內。專家說,一些牙膏所謂的美白效果是利用過氧化物和多磷酸鹽等化學成分對牙齒表面進行漂白,有的是使用遮色效果,牙膏的微顆粒附著在黃色牙齒表面,使人產生牙齒變白的錯覺。
宿遷市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敏說:“如果是真正牙齒著色的問題,牙膏是解決不了的,牙齒美白操作是通過高濃度的藥物,才會達到效果,但是這個藥物操作一定是在嚴密措施下,因為操作不慎,會對其它的牙齦、周圍的組織會有損傷。”
專家提醒,對于牙齦出血等癥狀,如果牙膏宣稱是通過藥物作用來止血,則不推薦。
宿遷市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敏說:“牙齦出血這其實給我們人體的一個警告,一般來講都是我們牙齦有炎癥或者全班牙齒刺激導致的,藥物成分止血的牙膏使用,某些時候也會掩蓋我們的臨床癥狀。”
新《條例》還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公開依據摘要,接受社會監督。專業人士介紹,預防口腔疾病,重要的是正確有效的刷牙和定期的口腔檢查。一般口腔健康人群,選擇常規的清潔牙膏就可以了,有口腔疾患的人群,在經過專業治療后,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功效型的牙膏。
總共: 1頁
作者:姜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