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是什么樣子的?您想到的可能是機械化收割中的滾滾“麥浪”,可能是紅磚白墻的雅致農房。如果把您能看到的新農村都通過墻繪展示出來,那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樣一幅幅靈動、鮮活而又優美的墻體畫就來自胡凱和他的創作團隊。胡凱今年五十歲,從小就一直喜歡美術,雖然沒有考上專業院校,但是因為熱愛,這么多年來一直從事著與美術相關的工作。這段時間,胡凱的團隊主要在泗陽來安街道姜豐村創作墻體畫,每幅畫都有獨特的主題和構思。“畫在別人家門口,就要畫喜慶一點,現在農村人都喜歡畫點小朋友,大眾都能接受的,家家都喜歡的東西。”胡凱說道。
五年的時間里,他走遍泗陽的各個鄉村,創作了600多幅墻體畫,主題涉及新農房、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等各個方面,每一個主題他都用心創作,人物形象逼真,草木姿態萬千,村落錯落有致。在繪制過程中,最怕的就是天氣上的意外,風吹日曬雨淋,那都是“家常便飯”。
胡凱的團隊共有四個人,有美術院校畢業的小年輕,也有文化館退休的老畫家,還有跟胡凱一樣的美術繪畫愛好者。每一個人都是“多面手”,樣樣精通。成員朱相邦今年77歲,是一名退休老畫家,他說在這樣的團隊中,累也是開心的。“雖然年齡大一些也有樂趣,對美化新農村有好處,群眾很喜歡、喜愛。很多人都會找上門讓我們幫畫,老百姓很喜歡,我們團隊也比較團結,需要畫什么不用別人指揮,自己主動去畫。”朱相邦說道。
編后:一輛車,幾個人,四季奔走,胡凱的團隊用不懈地堅持行走在泗陽的村村落落,墻上留下了他和團隊的最美印記,一幅幅墻體畫也扮靚了新農村。
總共: 1頁
作者:泗陽臺 孫亞麗 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