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半,在市區嘉匯城北農貿市場,剛把小孫子送上幼兒園,55歲的王秀珍手持數據采集器,來到菜場的蔬菜攤位,熟絡地和老板聊了起來。菠菜、小青菜價格上漲,卷心菜、長豆角價格有回落。王秀珍一邊了解,一邊細心地記錄數據,不到十分鐘就錄入了幾十種蔬菜的實時售價。蔬菜攤位問完,王秀珍又來到一家水果店。
“她之前來的時候,都不知道她干什么,她就說采價格,我才知道的,采集這些水果價格,哪里上升了,哪里下降了,隔幾天來一次。”水果店主王女士說道。
各家店轉了一圈,上午8點半左右,王秀珍的采價工作結束了,今天她一共采集了一百多種日常食品的價格。
“我們這個菜場來賣菜的比較早,買菜的老百姓也很早,來晚的話買不到新鮮的蔬菜,也采不到實際的價格了,把水果、青菜、魚,采集到的真實的價格報到系統的后臺上。”采價員王秀珍說道。
王秀珍是2018年成為國家統計局宿遷調查隊聘用的采價員,目前市區范圍內像她這樣的采價員有7位,負責四個主要菜場、兩個主要超市和一個百貨中心的采價工作。每月“逢五”、“逢零”是采價的固定時間,為了防止出現采集錯誤,工作人員還要在系統上進行逐一審核。
“(價格輸入后)紅色橙色就會提醒你價格上漲的有點多,藍色的話就下降比較明顯,有什么問題的話會記下來,集中打電話或微信跟他們(采價員)核對一下。”國家統計局宿遷調查隊價格調查處業務人員陳穎說道。
記者了解到,國家統計局宿遷調查隊開展調查中涉及262個基本類,800多種商品的價格采集,上傳的數據會由國家統計部門定期匯總發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大家常說的CPI。
“監測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都是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可以說CPI數據充滿了煙火氣息,同時CPI也有非常高大上的一面,它是作為四大宏觀經濟指標之一,直接反映通貨膨脹或緊縮的一個程度。”國家統計局宿遷調查隊價格調查處負責人孫精說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疫情期間,7位采價員都盡職盡責的記錄真實的物價情況,為國家及時做出宏觀調控貢獻力量。淳樸的王秀珍說,自己喜歡菜場的煙火氣,希望把這份工作做得更好。
“當時找我的時候,我怕自己干不好這份工作,通過采價天天在一起,和店家就特別熟了,就像走親戚一樣。”采價員王秀珍說道。
希望市民在碰到采價員進行價格詢問的時候,能夠耐心且真實地回答問題,因為物價事關每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