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在夜色燈影下的大排檔觥籌交錯,流連于地攤小販間挑選心儀小物,平凡的一幕幕,都是城市煙火氣的體現。尤其是經歷過疫情,這股煙火氣更讓無數人懷念和喜愛。市區楚街就有個夜市,這里有數百個地攤,每個占地不過一兩平方米,卻藏著一段段溫馨的故事,一起去轉轉。
晚上7點,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楚街荷花池以北的夜市,各家攤位已經陸陸續續擺起來。只要有客人上門,店主們都是熱情的介紹產品。飾品、鞋襪、睡衣、花卉,短短幾百米的夜市,生活日用品應有盡有。市民力先生陪著女朋友正在挑選小飾品,久違的逛夜市感覺讓他很舒心。
楚街的夜市從2013年開始自發形成,2014年,楚街管理辦公室進行規范管理,劃定了固定的區域供攤販進行經營,一直持續到現在。隨著花燈初上,貨攤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你“挑花眼”。和賣百貨看口才有所不同,手機貼膜算得上夜市攤位中少有的技術活。在這家名為“西楚陽哥”的攤位前,攤主方寶洋沒有坐下來休息的時間,一直在聚精會神地操作,貼上嶄新的保護膜,一部舊手機又煥發了新活力。2014年4月,方寶洋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他右腿膝蓋處粉碎性骨折,生活不便。于是他學會了手機貼膜手藝,從老家洋河鎮來市區擺攤做生意。
這兩天生意好,方寶洋都是下午6點左右就來擺攤,11點多才回家,每天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在市區新買的一套房子供得起房貸,兩個上學的兒子也有了生活費。
“地攤這一塊更適合我,像我這樣的目前現狀,因為其它太高端的手藝,修手機還沒有學會。家庭開支這一塊也都差不多,小孩基本上也都顧得上。”攤主方寶洋說道。
逛夜市,吃小吃,相信是很多人的必選項目,在夜市的飲食區,幾乎家家都滿客,食客們一邊欣賞城市夜景,一邊享用美食。
在一家四川冰粉店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不到兩平方的店面里,三個人忙的團團轉,盛冰粉、調配料,還有要拌涼面,不到半小時就賣出10多份。這家“四川冰粉”可是名副其實,店主羅雙夫妻倆來自四川綿陽。
“是2018年過來的,是因為我們的女兒嫁到這邊來,因為我們會的東西多,她讓我們到這來看一看,做夜市沒有什么壓力,再說我們也想把四川特色小吃帶過來。”店主羅雙說道。
今年是羅雙夫妻倆在宿遷做生意的第三個年頭,和往年有點不同,外甥丁祥堂因為大學學的是飲食管理,今年也一起來宿遷看看。
羅雙笑著說,經營三年夜市,宿遷成就了她的事業。這段時間,她帶著侄子逛遍了這座城市,宿遷的風土人情讓他們非常滿意。
“我覺得這里很好的,宿遷真的很好,爭取把更多好吃的,四川的東西能帶到這邊來,這是我們最衷心的想法。”店主羅雙說道。
“琴棋書畫詩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是民生所需。熱鬧的地攤經濟,讓無數像方寶洋這樣的城市平凡人,亦或是羅雙這樣的外來經營者都有了新的期待,他們在宿遷的城市煙火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