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年齡都在干嘛?“我12歲還在打玻璃球”、“我12歲就是每天兩點一線上學放學”。然而,別人家的孩子12歲已經開始創造發明,已經開始拿獎。
小朋友名叫王力潮,別看他年齡不大,卻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看到媽媽在生活中碰到的難題,讓他萌生了發明的想法。“之前我的媽媽在墻上砸釘子的時候砸到的手,我有點心疼,我就想做一個穩定器,來幫助砸釘子的時候更方便。”宿城區項里中心小學學生王力潮說道。
除了這些生活小發明,王力潮在同學眼里可是個“發明家”,他已經有大大小小發明近20個,他發明的簡易家用折疊式逃生籠還獲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您瞧,這個逃生籠高約2米寬約0.6米,由不銹鋼管組成,平時不用可以折疊起來放在墻角,可以當做鞋架、花架、梯子用,一旦發生火災就可以當做逃生工具來使用。
怎么樣?是不是很厲害,王力潮今年才12歲,是項里中心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從小就喜歡看《我愛發明》《小小發明家》等科普類節目,節目中每一個發明都讓他著迷。王力潮開始嘗試做一些手工的竹蜻蜓,把一些玩具還有遙控器拆開再組裝還原,不過想要發明卻不知從何處下手。四年級的時候,王力潮加入學校的科學社團,老師在課堂上帶來了熱水器的模型進行探究,也讓他對發明有了認識。
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后,讓王力潮動力更足,冬天和同學一起清掃樓梯,要拿毛巾去擦洗,手肯定會挨凍,他就發明一個簡易的樓梯清洗設備;冬天凳子坐起來比較涼,他發明了冬夏兩用坐墊;不過每一次發明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在同學和老師們的眼里,王力潮是一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孩子,都希望他繼續保持發明的興趣愛好。“生活中的事情經常會引起他好多的問題,愿意去嘗試發明創造,老師們都特別欣賞他,我也特別希望她,能夠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繼續努力,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宿城區項里中心小學老師邵愛蓮說道。
編后:一個社會要想進步,離不開發明和創造,家庭生活中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動手、多動腦,也希望小力潮在發明創造的路上越走越遠,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總共: 1頁
作者:姜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