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青年上山下鄉,現在的市老年大學校長趙振泉就是當時的其中一位。剛開始下到農村插隊,種種的不適應讓他學會了抽煙,而這一抽就是50多年。可2018年,老煙民卻突然戒了煙,這是怎么了呢?一起來看看。
1968年,17歲的趙振泉作為知識青年被下放到淮安縣農村一處公社插隊。忙農活、忙生產,趙振泉像不少青年一樣,在那種社會環境中學會了抽煙。
“勞動累了,或者不累,只要有人喊“歇會,抽根煙”,馬上大家就都圍了過來抽袋煙。”市老年大學校長趙振泉說道。
為了能和大伙一起休息,趙振泉也得有自己的煙。但當時家庭條件并不好,只能到公社附近的淮陰卷煙廠買一些煙廠切下來的煙頭,一毛錢可以買一大包。
1977年開始,趙振泉先后被調到淮安縣廣播站、江蘇省廣播站工作,擔任編輯記者,經常熬夜寫稿,而趙振泉也逐漸“煙不離手”。
“當時老婆也反對抽煙,我為了表明自己抽煙的正當性,杜撰了一條偉人的語錄,說:吸煙有害健康,縮短生命,但是它縮短的是人生晚年的無效生命,在生命的有效階段,它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情趣,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所以我不戒煙!”市老年大學校長 趙振泉說道。
不顧家人的反對,還自有一套說辭。趙振泉這一抽又是40多年。直到2018年2月1號,陳清泉一位大哥的孫子結婚,邀請他掌禮房。可這場喜事上,趙振泉卻發生了意外。
“你錢呢?你錢遞到哪了?我聽不到了,眼睛也看不到了,重影接不到錢了,想站起來一下子跌倒。我說不好,不是腦阻塞就是腦出血,趕緊叫救護車。”市老年大學校長 趙振泉說道。
好在當時趙振泉意識還算清醒,他告訴救護車司機,一定要把自己送到最近的醫院。隨即救護車把他送到了洋河醫院,到那一查,左丘腦出血6毫升。
還好搶救及時,趙振泉脫離了危險。但是生命只有一次,至此他才意識到,吸煙帶給身體的是真真切切的傷害,于是下定決心開始戒煙。
“醫生不叫(戒煙),我也不能再抽了,當一個人清晰地認識到吸煙對自己的生命直接造成危害的時候,戒煙是義無反顧的,沒有反復!”趙振泉說道。
人人都說煙難戒,但是趙振泉認為,難戒在于心里難戒,只要認定了吸煙有害健康,就可以靠著堅定的意志,克服種種困難。到如今一年多時間,趙振泉再也沒有碰過一根煙。現在,趙振泉利用空閑時間玩起了“全民K歌”,特意收拾出一間“練功房”。您聽,這又唱了起來:
抽煙真的是一件對身體有害的事情,希望煙民們都能像趙老先生一樣,堅定信念,以身體為重,積極戒煙,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