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勞動支付相應報酬,這是對每一位勞動者最基本的尊重。然而有些單位卻無視這一點。五一勞動節到來前,宿豫區法院執行局開啟了勞動者權益保障專項集中執行行動,并將執行來的41萬款項全部發還給了勞動者。
在宿豫區法院執行局一樓大廳,16名申請執行人正在等待領回本屬于自己的血汗錢。張祥才在宿遷一家化纖公司工作,2018年2月7日,張祥才上早班時發生事故受傷,被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為:腦震蕩、胸椎骨折、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經鑒定為九級傷殘,工傷,經過勞動仲裁,公司應支付張祥才工傷醫療補助金5000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25000元等共計13萬余元,可公司卻遲遲沒有動靜。
張祥才于2020年1月2日申請執行,立案后宿豫區法院依法對公司名下財產進行查控,發現沒有可供執行財產。隨后,依法對其公司名下銀行賬戶進行凍結,并將公司納入失信“黑名單”,對其法人進行限制高消費。這下公司法人著急了,主動和解,將11萬余元償還給張祥才。
同樣,宿豫區中通社區的丁俠受雇于宿豫區一家學校,2017年丁俠在工作過程中滑倒受傷,隨機被送往市中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為左橈骨遠端骨折等構成人體損傷十級傷殘。因賠償協商未果,丁俠訴至法院,賠償費用共計九萬余元,從執行到撥付執行款,僅用時不到6天。
記者了解到,此次專項行動主要集中解決一批追索勞動報酬、勞動爭議類執行案件。此類案件雖然大多標的額不大,但每一筆錢都凝聚著勞動者的血汗。“應該說對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尤其是勞動者權益保護這方面,我們法院一直予以重視,也通過我們的勞動為勞動者奉獻我們自己的努力,向勞動者致敬!”宿豫法院執行局局長馬柏華說道。
總共: 1頁
作者: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