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為了業主的安全考慮,外賣員和快遞員等服務人員都被要求不允許進入生活小區內。而最近,疫情情況轉好,一些小區在做好防護工作的同時,已經允許服務人員進入小區內。
15日上午,記者在市區府苑小區南門看到,服務人員在登記送餐地址、測量體溫、查看蘇康碼信息后,被允許進入小區進行上門服務。小區居民對此都表示贊同,因為居民的很多棘手問題,都能及時解決。“之前外面的人員,不給進我們小區。我家里面那個煤氣灶壞了,都是用電磁爐的。疫情好轉了,我們才請人把那個煤氣灶修好。”小區居民葉志友說道。
宋婷做外賣員工作已經有2年時間,疫情防控的期間,她都是將外賣放置小區門口后,聯系顧客來自取。這也直接影響了她的好評率。“之前很多小區不讓進,顧客抱怨比較多。(現在)在小區幾乎都讓進了。增加了我們的好評率。方便我們送東西,顧客方便了我們也就方便。”宋婷說道。
據了解,4月1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指出,針對快遞、維修、家政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入門難"的問題,低風險地區或未發生病例的社區,要重點核驗相關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健康碼,在做好出入登記和體溫檢測工作后,允許相關人員和車輛進入社區。記者在走訪市區多家小區發現,大部分小區都已經允許進入。“我們小區是從4月12號開始對快遞小哥,外賣人員,還有家政人員,允許他們進去,因為他們進去之前。要登記信息,在測量體溫,看他們的蘇康碼,如果都齊全的情況下,才可以正常出入。”宿城區河濱街道府苑社區主任陳阿儷說道。
總共: 1頁
作者:劉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