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社會重大春祭節日,至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掃墓祭祖,踏青游玩,關于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您知道多少呢?
古代就有詩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表示清明哀悼之意。每到這一天,紀念先人表達哀思成了最隆重的習俗。
草長鶯飛,風輕雨潤,一派氣清景明的春日氣象,到處都是生機勃勃,清明前后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踏青也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古人對于清明節也有很多習俗流傳下來。
民俗專家程芳銀說:“清明節要插柳。然后進行蹴鞠,就是踢球。第三就是植樹,在清明節前后,這個時候植樹,非常得體的,第四個就是放風箏,白天放晚上也放,實際上就是要把自己的晦氣放掉,這是一種習俗。”
在飲食上,清明前后不少地方都會吃餃子,吃青團,上市的春鮮也是讓市民們欲罷不能。清明節歷經千年,它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文明的縮影,蘊涵著獨特的民族情感,也體現了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結。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