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不少居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反映給社區的網格員,而現在,宿遷泗陽一些市民日常很多問題可以在樓棟內就順利、快速解決了,241名黨員樓棟長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居民身邊的貼心人。
周末,樓棟長王慶云和往常一樣,穿著紅馬甲、帶著工作手冊,來到她負責的文城新都4號樓103室做回訪。前期,103室業主丁先生在樓棟長微信群里反映,廚房下水道堵塞,王慶云看到消息后,立即與物業取得聯系,并迅速把問題解決,還特意送來了垃圾分類專用袋。
問題能在樓棟里就快速解決,這還得益于“樓棟長制”。王慶云也住在4號樓,按照“一人包百人”的原則,王慶云要負責4號樓棟里的102位居民的問題。作為樓棟長,大家要第一時間做好信息收集、宣傳引導、代辦服務、弘揚新風等方面工作,切實發揮上傳下達、下情上傳作用,及時回應解決居民合理訴求。
像王慶云這樣的黨員樓棟長在泗陽有241名,他們都是從機關干部中擇優選拔的。每個小區都建立了樓棟微信群,方便居民與樓棟長的日常交流,能及時有效地幫助小區居民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盛世嘉園55棟樓棟長 徐大洲 說,“能夠提高這個群眾對我們的一個認可,也提高群眾一個滿意度,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該做的。”
樓棟長還與社區干部、社工、網格員結成“1+1”幫帶對子,更快懂民意、熟民情、進角色,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民警 魏宇 說,“我們的一些防范宣傳和預警提示發到這個群里面,通過我們的樓棟上傳遞到這個千家萬戶,所有的社區民警要主動跟樓上對接進群,成為我們的樓棟長的小助理。”
241名樓棟長已經成為泗陽特色品牌,讓小區居民享受到“不出家門口,找到辦事人”的切實福利。
泗陽縣眾興鎮紅光社區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 李飛 說,“以樓棟為單元,積極化解各類矛盾,打通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樓棟長也成為促進鄰里和睦,社區和諧的‘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