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開店都愿意選擇到綜合體里面,借助廣場的品牌吸引人氣。市區就開了一家美食廣場,很多商戶在那兒租了鋪子賣小吃。可是,這生意還沒做多久,美食廣場的老板就消失不見了,大伙兒之前交的押金也要不回來了。
開業二個月就關門 經營商戶損失慘重
據了解,該美食廣場位于市區西湖路蘇果平價超市西側,名叫研響美食廣場,去年11月份,王先生交了2萬元押金入駐商鋪經營麻辣燙生意。“(去年)他們在門口有個招商的,我看到了,我說這個位置還不錯,然后就來咨詢一下,只需要我們商戶交保證金,我感覺還不錯就來租了。”市民張先生說道。
頭一個月,張先生收入五千多元,可第二個月美食廣場就沒有給商鋪正常發錢,而且直接處于關門狀態,導致10多戶商家受到損失。張先生介紹,這家美食廣場內部關系比較復雜,實際投資人和法人,包括具體管理的人員并非同一個人,目前投資人電話停機,記者只能電話聯系上了參與美食城管理的王先生了解情況。
研響美食廣場管理人員王先生:“廣場是一個叫李某實際投資人和他的姐夫叫張某,他(張某)是該廣場的法人,李某聘請我來招商運營,在開業不到兩個月的時候,投資人跟法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來店里了。”
涉及合同糾紛 律師建議訴訟解決
王先生說,實際投資人李某因為征信問題無法辦理營業執照,找了自家親戚張某做法人,李某租下這個廣場每年租金50多萬元。然而,招商押金只收到了30多萬元,加之裝修費用,以及員工、水電開支等,花費已經超出房屋租金。“最起碼投資了60多萬,當時因為經營不善,所以才導致后期的問題,營業款在張某的卡上面,可能被李某取走了,大概多少錢?我就是幾萬塊錢。”研響美食廣場管理人員王先生說道。
廣場關門,受損失的商戶們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經過調查,證實法人張某在辦理該廣場營業執照過程中,提供了虛假的租賃合同。執法人員介紹,辦理營業執照需要提供真實有效信息,并簽訂相應承諾書,顯然,登記法人張某并未進行如實登記。
記者從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西楚分局了解到,張某涉嫌提供虛假材料辦理注冊登記,違反了《個體戶工商管理條例》第3條的相關規定,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改正,處4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此外,據律師介紹,這起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在民事活動當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合同雙方發生糾紛后,可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來進行維權。“如果說實際的經營者和出租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我們認為,相關的租戶可以向實際經營者,也可以向表面上面的合同方主張權利。”律師王向陽說道。
編后:因為經營不善,就一跑了之,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希望相關人員能夠主動出來解決問題,我們也提醒大家,簽訂相關合同之前,也要認真核實對方信息,避免后期發生糾紛,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