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號是學雷鋒日,自疫情發生以來,在抗疫一線涌現出許許多多的“雷鋒”,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散發著光和熱,今天我們就帶您認識一位基層黨員、志愿者孫明磊。
“這段時間一直都睡在這個沙發上的嗎?”
“對,因為疫情期間每天要寫工作日志,還要廣播,晚上都直接在沙發上睡,再搬兩個凳子防止毯子掉下來。”
孫明磊是洋河新區洋河鎮張碼村黨總支副書記,也是迅哥有約的一名志愿者。疫情防控期間,孫明磊分配到排查宣傳組,主要負責從武漢等地返鄉人員的排查和疫情防控的宣傳。從大年初一以來一直到二月底,村部每晚要留一個人值班,于是孫明磊就和村書記陳光兩人輪流住在村部二樓廣播室的沙發上。
“我老母親在我家住,回去以后跟她說一下,她見到面了說明心里就踏實了,我回家看了一眼就跟她交代一下,馬上也就回來。”黨員 孫明磊 說道。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村民意識淡薄,有人跳廣場舞、聚眾聊天,孫明磊就和村干們一起走鄉入戶,懸掛橫幅、張貼倡議書,宣傳疫情防控小常識。除此之外,每天他在廣播室用小喇叭循環播放防疫小常識,晚上,也會到小區進行執勤。
“疫情發生當中有一種責任感,主要是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這塊放在第一位,我自己個人想法是這么想的。夜里面,防止有人偷偷進來或者偷偷出去,有的排查不仔細,我們也要進行嚴控。”黨員 孫明磊 說道。
通過排查,村里有四個人從武漢及外省市回來,孫明磊包保其中一人小陳。一開始,小陳主動登記相關信息,并且自己和家人分開居住進行隔離。但是六七天后,他的思想發生了波動,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中。
“他自己說的,有一種被看管的感覺,后來我就穿了紅馬甲。晚上就回我信息了,說看到這種紅馬甲,就感覺是志愿者的一種感覺,說我們是在同等的一個水平。”黨員 孫明磊 說道。
小陳堅持自我隔離了14天,在此期間孫明磊給小陳送來了消毒物品以及生活物資,隨時通過微信關心小陳的心理動態,直到小陳解除隔離。從1月25號開始,孫明磊開始記錄疫情防控日志,除了日常工作之外,還記錄下身邊黨員干部在疫情期間的事跡。
“當時我們村里面一個副主任,也是我們第一個要求參加交通管控組,他在卡口上確實做得非常硬核,任何的車輛,任何的外來人員,只要不是我們轄區內的全部勸返,有的還遇到了他家的親戚,還有同學的都讓他們勸返了,我們地方老百姓還有我們在場的工作人員都稱他為叫紅臉包公。”黨員 孫明磊 說道。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的時候,自己吃飯,基本上都是以泡面為主,一天三餐泡面,進村進行人員排查,他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大量的工作。”洋河新區洋河鎮張碼村副主任 張燦燦 說道。
很多時候,孫明磊身上都穿著一個紅馬甲,他說,這樣在群眾眼里就是一個志愿者而不是村干部,可以和群眾更親近些,也減少一些距離感。
“有一種責任感,因為我是一個志愿者,這就是一個無償奉獻,我的理解是這樣,所以現在社會上很多對紅馬甲還比較認同,就是無償奉獻,為老百姓提供一些志愿服務。”黨員 孫明磊 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