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新冠肺炎疫情也擋不住春天的腳步,在當前這個特殊時期,咱們宿遷的各個鄉鎮,在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做好農時保障春耕。
上午,在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一戶家庭農場內,幾位師傅正在為小麥地噴灑農藥。田間那充滿生機的綠色,充滿春的氣息。家住來龍鎮的村民王宜忠和幾個老伙伴,已經連續幾天為鎮里的小麥地噴灑農藥。
趁著天氣好,王宜忠幾人這兩天要幫忙把鎮上有需要的麥田都打上藥。承包戶丁志安的180畝地,早早的就安排好他們除草打藥。
最近幾天是春耕的好時節,播種,施肥,除草,打藥,像丁志安這樣的承包戶很忙碌。因為疫情,整個春耕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保障正常農業生產,鎮政府和相關的農技部門也都在積極行動。
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農服中心農藝師曹勇:“由于這個疫情影響到我們農戶出行,對于購買農副產品受到了一點影響。我們政府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給他們發綠色通行證,讓他們能夠及時的買到?關農資。”
整個來龍鎮大概有6萬多畝土地,主要以種植小麥和水稻為主。經過前期的指導與籌劃,這次疫情基本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小。
宿遷市沭陽縣桑墟鎮是全國最大的榆葉梅苗木培育基地和綠化苗木集散地,2月21日上午,記者在鎮里的榆葉梅苗木培育基地采訪看到,農戶們有的忙著翻地、有的忙著種苗、有的忙著給桃樹進行嫁接,現場一派生機勃勃的忙碌景象。但與往年不同的是,農戶們都相互間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分散操作,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進行日常春耕勞作。
據了解,桑墟鎮擁有榆葉梅、烏梅、綠梅、垂梅、美人梅等數十個品種,種植面積2萬多畝,4000余戶農民從事榆葉梅的種植,是村民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
沭陽縣桑墟鎮副鎮長彭鵬:“目前已經嫁接了五千余畝榆葉梅,新種植榆葉梅六千畝,整個榆葉梅生產正在有序的恢復之中。”
總共: 1頁
作者:劉義杰 ,宿豫臺 ,沭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