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在位于三棵樹街道的宿遷經開區醫學觀察點,記者了解到觀察點的工作人員已經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十二天,自2月6號設立觀察點以來,這里陸陸續續接收了42位密切接觸者。
盡管成立時間比較倉促,但是為了能夠給醫學觀察者更好的服務,觀察點配備了電視、空調、網絡等設施,讓醫學觀察者們入住地放心和安心。
宿遷經開區醫學觀察點醫療保障組二班班長朱倩:“就像家里一樣了,所有的床上用品,生活用品都是配齊的,給他們送進去的,他們帶來的東西盡量不帶進去,基本上單獨一個屋,如果有小朋友來的話,會有家屬進行陪伴。”
朱倩是市工人醫院的一名醫生,在接到宿遷經開區成立醫學觀察點,征集醫護人員的通知時,她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報名參加,盡管她在醫院有著比較豐富的消殺經驗,但是走進醫學觀察點后,嚴格繁瑣的消殺程序仍舊讓朱倩適應了一段時間。
正值中午送飯時間,醫務人員經過專業的消殺之后進入隔離區,開始每個房間每個房間地量體溫、送飯和詢問觀察者的生活需求,由于防護服很厚重,加上房間較多,這樣一趟下來,有些醫務人員累的喘不過氣來。
記者了解到,由于觀察點屬于封閉管理,醫務人員也是不可以外出的,24小時都要待在觀察點,盡管醫生護士分成兩組,輪流休息,但是由于條件所限,不值班的人員也是穿戴整齊,確保發生意外情況時,第一時間進行救治。經過大家的努力,這里已經有二十多人解除了醫學觀察,而通過朝夕相處,醫護人員和觀察人員也成為了好朋友。
被隔離人員:“反正你能用到的,生活上的必需品,他們都給你買了,非常感謝他們,穿的防護服都很悶人,非常辛苦。”
宿遷經開區醫學觀察點醫療保障組二班護士王玉:“私底下跟他們聊聊天,問問他們感覺怎么樣,他們如果在房間里感覺無聊,也會讓他們做一些運動啊。”
防疫沒有結束,醫務人員的工作還沒有終止,盡管不知道自己還需要戰斗多少天,但是大家仍然會堅持下去。
宿遷經開區醫學觀察點醫療保障組二班護士王玉:“如果說醫院人手不夠,我們還是會在這邊工作下去的,防疫一線是我們醫護人員的責任。”
編后: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有了防疫一線傳來的頻頻捷報。讓我們為他們點贊,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