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防疫阻擊戰,除了城市嚴陣以待,在農村地區,還活躍著許多走村串戶的鄉村醫生,他們上門服務每一位村民,普及防疫知識,為村民筑起一道抗擊疫情的防線。
“非本村人員禁止入村”,29日上午,記者在宿豫區順河街道梨園灣社區的主路入口看到,不少工作人員正在對進村的車輛進行登記檢查,而作為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村醫張新高,也在現場。
“老師傅,你帶這個口罩不管,得戴我們這種醫用口罩,沒有的話可以到超市里面去買,這個口罩不行。”
今年45歲的張新高,從事鄉村醫療服務已經有20多年,村口防控點查看一圈后,他帶著溫度計給年齡偏大的老人們進行體溫測量。測量下來,大家的體溫都維持在36度左右,張新高放下心。
宿豫區順河街道梨園灣社區村醫張新高:“我們下去給老百姓量必須要準確一點,水銀體溫計我們覺得比較準,那個紅外的測溫計,適用于篩查的,速度比較快,沒有這個準確,這個水銀體溫計準確。”
據了解,梨園灣社區共有200多戶,1000多人,為了科學、規范、有序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張新高和其他兩位同事,從除夕開始就忙綠起來,一直奔走在社區內,為大家介紹新型冠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情況與臨床表現,普及防疫知識。
“洗手就是先手心,然后是手背,然后是手指,然后再這樣洗,這樣勾著洗,防止指甲里面有細菌,這種洗手7步法。”
宿豫區順河街道梨園灣社區村醫張新高:“給他們入戶去量體溫,宣講防護知識,教他們怎么洗手,戴口罩,勤通風,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雖然天氣寒冷,張新高卻忙得滿頭大汗,時間緊任務重,僅僅用了三天多的時間,張新高就和同事走遍了社區200多戶人家,對1000多人進行了體溫篩查。
宿豫區順河街道梨園灣社區村醫張新高:“農村住的年齡比較大的人偏多一點,防疫知識方面不夠了解,了解的太少,老年人都是易感人群,都是重點管理的,還有肺部有疾病的,以前有疾病史的,為他們量兩次體溫。”
在疫情防控戰中,張欣高還與同事一起,根據節前返村人員的信息逐一上門登記,觀察個人體溫等數據變化,做到一個不漏,及早防控。一旦發現村民體溫過高,會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跟指定醫院發熱門診聯系,進行進一步治療和隔離。
宿豫區順河街道梨園灣社區鄉村醫生張新高:“我們發現疑似的病例,立即向上級上報,然后再撥打120電話,到上一級進行確認,家屬或者是密切接觸的人進行隔離,家里進行消毒,我們都是正常上班,遇到咳嗽了發熱了,特別是發熱的,我們隨時都可以量體溫。”
總共: 1頁
作者:劉震坤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