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碩士研究生考試將在本周六開考,現在距離考試只有兩天的時間。這讓眾多“考研族”感到時間緊迫,面對每年都在增加的“考研大軍”,競爭也愈發激烈,沉甸甸的考研夢該如何實現?
下午2點,記者在宿遷學院看到,自習室里“駐扎”了許多考研的學生,他們不停地刷題、背書,厚重的考研資料擺了一摞又一摞。
在自習室外面,有不少考研學生自帶小板凳,趴在板凳上備考;樓梯間、墻角旁,備考的學生們解鎖各種新姿勢,抓緊最后的時間復習應考。大四學生蔣濤是是體育專業的學生,從去年就開始準備研究生考試,每天基本上是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今年他報考的是蘇州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最后這兩天也制定了最后的沖刺計劃。
應屆考研學生蔣濤:“最后按照考試的那個時間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上午考政治,早上就多看看政治,英語校考、專業課也是放在下午預習。”
在宿遷學院,像蔣濤這樣的應屆考研學生有很多。不過,在考研大軍中,記者也發現了不少往屆生的身影。去年畢業的胡威,沒有考上心儀的學校,為了考研夢決定再戰一年,臨近考試,他從南京回來,在市區租了房子,現在每天到宿遷學院復習備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呈現持續攀升態勢,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238萬,比2017年增加了37萬人,增幅達18.4%;2019年全國考研人數規模達到290萬人,比2018年再增52萬人,增幅升至21%;今年考研的報名人數已經超過340萬人,比去年猛增50多萬人。教育專家分析,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本科畢業人數在不斷增加,這些都是“考研熱”的大背景。
提升就業競爭力是畢業生考慮的第一要素,以計算機專業為例,當前碩士畢業生的行業平均薪酬為8796元,要明顯高于本科生的6428元,而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崗位尤其明顯。
記者也發現,在就業競爭背景下,企事業單位招聘、甚至公務員招錄等,很多崗位明顯加大了對延伸學歷的要求,導致考生焦慮感也比較大。隨著臨近考試,考生越覺得自己學的不好,沒有信心,也比較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感覺壓力很大。
專業老師表示,考試緊張是正常的表現,這幾天要為自己減壓更重要樹立足夠的自信去迎接考試。還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找別人聊天等方式進行放松。
宿遷學院法政學院教師黃好:“考研更多的是靠同學們對專業知識的系統把握,可以在系統層面上把握一下曾經復習的知識點。所以大家在這幾天要適度放松自己,更有利于對以往復習知識的一些深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