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成本,低門檻,動動手指敲敲鍵盤,足不出戶月入過萬,這樣的廣告你心動嗎?近日,宿城警方接報3起警情,正是因為相信這些小廣告,遭遇“刷單”詐騙,損失16000多元,一起來看看怎么回事?
11月3號,家住宿城區的張女士收到一個陌生人添加QQ好友的請求。張女士添加他后,對方就發來一則邀請張女士刷單兼職的信息。
“邀請您來本店(刷單),待遇150到480元每天,在家可做,操作簡單。”
張女士想著刷單能賺點零花錢補貼家用挺好,隨后,張女士在別人一步步的指導下,刷了第一單賺了5元的傭金,張女士嘗到了甜頭,覺得刷單真的可以賺錢,對方又以金額大的訂單賺取的傭金多,引誘張女士下單。
為了賺更多的“傭金”,張女士又刷了幾個大單,通過掃描付款碼和銀行轉賬的方式直接給對方匯款。總共支付了近萬元,直到對方催促張女士繼續匯款,張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
同樣在今年11月份,宿城公安分局項里派出所接到錢先生報警,在網上兼職刷單,前前后后支付3000多元,自己想要拿回本金和傭金發現自己被拉黑了。11月9號,宿城區的楊先生在網上找到一份兼職,對方承諾只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拍下指定商品,付款并截圖發回去,就會把本金和報酬返還回來。結果刷單后,對方稱必須完成幾個刷單任務,否則錢拿不出來,連續刷了幾單,對方便將他拉黑,被騙了5000多元。
先正常返還一筆博得受害人信任,當受害人再次刷單并要求返還時,以多次任務未完成、訂單被凍結要解凍等理由騙受害人支付,而受害人出于想拿回自己已付資金的心理只得不斷做任務,直至發現被騙。
民警介紹,有求職需求,熟悉網絡購物操作的年輕人、大學生、全職主婦是刷單騙局主要的受騙人群。要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旦遇到“刷單”、“刷信譽”、“刷信用”的網絡兼職廣告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
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 提醒:不要輕信網上的任何客服,“卡單”、“掉單”“付費激活訂單”、“你的操作失誤導致凍結”等幾乎都是欺詐專用術語,發現被騙后,要在第一時間報警,并及時提供對方的電話號碼、QQ、微信和淘寶等信息,為破案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