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連日走訪中發現,此次公安部起草的《公安部關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剛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就獲得了很多市民的拍手稱快。
市民李先生:“也就是警示自己,也提醒他人,因為這樣全民都在參與,他可能瞬間就闖過去了,但他也會考慮到別人在看著他,有這個行為不像這樣了,沒有探頭。”
其實,通過市民拍照舉報交通違法,我市早在2017年就已經實行。今天下午1點,在市公安局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交警部門工作人員正在梳理市民們每天從后臺傳輸過來的各種交通違法舉報信息,包括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方式。
在不少的舉報線索中,記者注意到,有市民舉報一輛小轎車在行駛途中突然壓過雙黃線,違規逆行超車,十分危險。還有市民舉報一輛奧迪轎車駕駛員,在等信號燈時直接向車窗外扔飲料瓶,這些不文明行為都遭到了市民的舉報。
市交警支隊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副主任孫振學:“群眾提供的圖片以及視頻資料,是符合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中的證據要求的,它屬于八大類證據中的視聽資料一類,這類證據如果能夠清晰地證實違法行為的實施行為人,以及實施的過程,我們是予以采納的。”
民警介紹,由于道路監控和警力有限,單靠設備和民警路面執法,難以遏制盲區的交通違法,市民隨手拍攝可提供很好的執法證據補充,便于營造更加暢通有序,安定和諧的城市環境。自從2017年,交通文明隨手拍活動啟動以來,我市交警部門共收到9萬多條交通違法舉報信息,其中查實違法信息4萬多條,而每提供一條有效舉報信息,舉報人還可以獲取5到10元的微信紅包獎勵。
市交警支隊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副主任孫振學:“希望我們廣大的交通參與者在出行過程中,能夠遵守交通法律法規,文明出行,同時廣大交通參與者可以積極舉報,發現違法行為進行積極地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