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記者來到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湯學強的家中,由于哥哥長期臥床無法動彈,湯學強拿著電推剪給哥哥修理一下頭發,為了讓他躺著舒服些。
湯學強今年78歲,哥哥湯學良81歲。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兄弟二人一塊去上學,就在上學途中,哥哥身體突然出現了狀況。
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村民湯學強:“七歲開始出疹子,去學校路上突然腿疼不能走了,后來就每年到冬天就復發,21歲病就重了就不能翻身了。”
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村民湯學強:“40劑湯藥也沒有治好,只要有點好轉晚上就高燒,第二天就不能動了,并發癥就發了,一直在治療,我們家三間堂屋、三間前屋都賣了。”
除了照顧哥哥湯學良,整個一大家子的重擔都壓在了湯學強身上。那個時候,妻子患有精神殘疾,孩子們還小,生活和經濟上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
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村民湯學強:“父母在,父親身體不好,母親年紀又大了,我又種地我家屬腦子也不好,(曾經熬了)十三個夜,家屬又走失了,說心里話對老大的照顧我感覺不容易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父母因病相繼去世,但是湯學強并沒有放棄照顧哥哥。
為了方便照顧湯學良日常起居,湯學強跟哥哥搬進一間屋,每天做飯洗衣,考慮到哥哥長期臥床,湯學強自制了一個手推車,每天把他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弟弟所做的一切,哥哥都看在眼里。
湯學強的哥哥湯學良:“弟弟對我是十分關心,要不是弟弟,現在可能也沒有我的存在了,他對我端吃端喝,幫著我日常護理已經60年了,我十分的感謝。”
隨著年齡的增長,湯學良老人身體又出現了其他的并發癥。
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村民湯學強:“白天濕幾條褲子,晚上就不用說了,要換幾條褲子,白天要洗一遍,第二天又要洗一遍。”
考慮到湯學強一家的特殊情況,當地政府也給予了一定的幫助。
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原十組組長李明懷:“村里面及時向鄉(鎮)里匯報,到民政上之后民政很快給了答復,給他們解決了一個低保問題,后來符合60歲以后就給他轉成五保戶。”
提起湯學強,周圍的鄰居對他也是稱贊不已。
泗陽縣張家圩鎮大元村村民張景芳:“端飯給他吃,天天給他洗漱、洗澡,我們看著還是很感動的,他作為弟弟對他比對兒女還好。”
編后:手足之情,至善至美。患難見真情,湯學強用六十年來的實際行動向大家詮釋了什么叫做親情至上,更為自己的兒孫們樹立了優秀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