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位于國泰廣場門前的,巨型的霸王舉鼎雕塑可以說是咱們宿遷的標志性建筑,近幾年幾經搬遷,最后落戶在九鼎公園。而近日,不少市民在咱們宿遷經開區一小區門口,也發現一個霸王舉鼎雕塑。這是什么情況,一起去看看。
6號上午11點多,記者在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街道幸福人家小區西門口,看到一尊2米高左右的“濃縮型”霸王舉鼎雕像,據周邊居民介紹,這尊霸王舉鼎雕塑是全新的塑鋼材質,比去年安裝在這里的霸王舉鼎雕塑更加美觀。
市民紀庭柱:“(原來)這是石膏做的,如果長期放在外面,風吹雨打,特別是通過冬天一凍就酥掉了,原來霸王舉鼎等于是報廢了,就沒有了。”
家住三棵樹街道的紀庭柱老人今年80歲了,是一位根雕藝人。他說,這座霸王舉鼎雕像就是他和原設計師一起公共重塑的。據老人回憶,霸王舉鼎雕塑總設計師張勁揚,曾在三棵樹的親戚家,創作了第一座霸王舉鼎雕塑。后將原型放大數倍后做成巨型雕塑放在了市區。隨后這個原型就一直留在三棵樹。一次偶然的機會紀庭柱老人發現了它。
市民紀庭柱:“(石膏的)由于年長日久,就損壞了,鼎也掉了,胳膊也掉了,手也掉了,我看很可惜,我就向他們要來了。”
將石膏原形拿回家后,經過修復,去年4月份,紀庭柱老人將其放置到了小區門口,兩個月后,原設計師張勁揚發現原型雕塑又被重新擺置很高興。隨后,他又自行出資,將原形專門送到河北省某藝術學院,用塑鋼材料進行鑄造,讓更加精美的霸王舉鼎雕塑原型再度回到大眾視野。
市民紀庭柱:“(塑鋼雕塑)有五六十斤。和原來的霸王舉鼎原形原作1:1,就材質不一樣,這個易保管,時間長,能讓大家長期地觀賞到霸王的雄威。”
闊別了一年多的霸王舉鼎原型雕塑,如今再次回歸,周邊居民也很欣慰。
居民陸先生:“是我們宿遷的標志象征,由我們老紀師傅弄到我們小區門前,對我們小區建筑來講是一個好的兆頭嘛。”
居民陳先生:“霸王舉鼎裝上過以后,人民心里實在快樂,人人共知,裝這個霸王舉鼎,在我們小區面前,人人都感到很尊重,很支持裝這個。”
編后:雖然放大后的霸王舉鼎受到很多人的重視,但這個原型大家也沒有忘記。不管是巨型還是濃縮型,這座雕塑所代表都是宿遷人民對西楚霸王的尊敬和懷念。
總共: 1頁
作者:曹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