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上個世紀60年代,浙江省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這一經驗,成為全國政法戰線的典型。近期,宿遷經開區公安分局古楚派出所就靠著這一經驗,快速偵辦了一起價值30萬元的敲詐、勒索案件,為企業及時挽回損失。
事情還要從今年6月份說起,古楚派出所民警在學習“楓橋經驗”走訪時意外了解到,轄區企業遠發新材料有限公司被多次敲詐。
宿遷經開區公安分局古楚派出所副所長曹志仁:“被一個網站叫“3?15消費者服務平臺”,以不給錢就不刪帖,或者我要找相關的職能部門查你查到傾家蕩產、破產為止。”
遠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熙德:“說實話,我們作為一個經營企業來講,首先是以和為貴,沒有想到和其他人有任何糾紛。”
王熙德提到的這家網站,是一名陸姓男子在南京維護運行的。而敲詐的起因,是遠發新材料和一家代理商之間的糾紛。
遠發新材料與代理商在對授予客戶在一定地區內的代理權、以及訂貨訂金在合同理解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而這位客戶在網上投訴,說是被坑蒙拐騙了。
了解情況后,古楚派出所民警依托學習“楓橋經驗”建立的快偵隊伍力量,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嫌疑人陸某不但私自搭建黑網站,還讓員工四處搜羅對企業的投訴,甚至還找水軍添油加醋進行惡意擴散。
王熙德說,因擔心引起更多人的誤解,公司便先后給對方打款20萬元,不料對方胃口越來越大,難以滿足。
宿遷經開區公安分局古楚派出所副所長曹志仁:“(嫌疑人)以我是“3?15”消費者服務平臺的,你有什么冤屈來我們網站投訴,他也不先說到他的網站有什么服務協議、條款、收費項目,故意避而不談。”
負面信息經過陸某等人的一番炒作后,使得被投訴商家對網絡輿情引起重視,從而迫使他們提出刪帖要求。
然而陸某這時候推三阻四的,提出來只要你加入他們的會員單位,10萬的、或者20萬的、或者30萬的,他們會給予相應的正面宣傳,絕不出現負面的消息。
就這樣,陸某先后以威脅的方式,向宿遷市多家企業非法索取30萬元。目前,陸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本月初被批準逮捕,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處理當中。記者了解到,古楚派出所轄區有投產達效企業240多家,學習“楓橋經驗”后,所里給每家企業設立專門檔案,定期走訪。今年以來,轄區涉企“盜搶騙”發案率同比下降15%、破案同比上升10%,比實施“快偵”前提升了一倍,近8成案件24小時內偵破,為企業挽回損失50多萬元。
宿遷經開區公安分局古楚派出所副所長曹志仁:“爭取做到“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這個經驗我們近期不斷地進行創新,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還有即將到來的70周年大慶,爭取為轄區企業和群眾創造良好的投資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