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說最美的風景是校園,最美的花朵是學生,而最美的人兒是老師。尤其是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扎根最基層,默默奉獻幾十年,更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今天的《我的好老師》,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剛剛入選為“全國模范教師”的宿城區中揚實驗學校保莊圩小學校長、數學教師陳前升。
9月9號下午兩點多,在宿城區中揚實驗學校保莊圩小學,今年48歲的陳前升正在給三年級的孩子們上數學課。作為一所農村小學,目前學校只有2個學前班和小學1到5年級各一個班,學生也只有200多人,一半都是附近村莊的留守兒童,12名教職工也大多是本地教師,堅守下來的大部分教師年齡都在五六十歲。
“我們學校是偏遠的鄉村學校,很多孩子都由爺爺奶奶教育,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在教育方式上放任、粗暴,孩子心理上發育不完善的,人格上不能得到健全,缺乏父母關愛。”陳前升說道。
想到這些,陳前升越發覺得自己有責任留在這里。而從喜歡上這個職業,到從事這份工作,今年正是陳前升扎根鄉土,教書育人的第29個年頭。
“感覺孩子們很天真,很可愛,當時我就想我們從中心學校到鄉村教學點,我們鄉村教學點的孩子們也要到中心學校的綜合發展,平衡發展這種角度來。”陳前升說道。
2009年,在鎮上中心小學任教19年的陳前升決定回到村里小學繼續任教,并成為了保莊圩小學校區的校長。然而剛回老家,學校的環境卻讓他很痛心。
“以前這個地方下大雨的時候,有多處地方滲水,把水滴到學生的桌子上去了。”陳前升說道。
不到十畝地的面積,幾間瓦房,破舊的門窗,就連桌凳都得學生自己準備,更別提多媒體教學了。為了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從2011年開始,陳前升在教學的同時,帶著學校其他老師和同事一起,為了建設新學校奔走。
“當時真的是逐家逐戶地做工作,告訴他們鄉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因為條件限制,讓孩子們讀不好書,整整兩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我們跑了一趟又一趟。”陳前升說道。
而在隨后兩年多的建設過程中,陳前升更是天天都往工地跑,小到一磚一瓦、大到現代化教學設備,陳前升帶著老師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推進落實,2014年,設有寬敞跑道、桃李觀光園和3層教學大樓的新校區終于建成。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新校區搬遷儀式上,我很激動,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那種感覺真的是無以言表。”陳前升說道。
現在的陳前升,作為校長也每天堅持給孩子們上課,幽默有趣的教學方式,有時候還經常和孩子們課后貪心,甚至下班后還去孩子家里給他們輔導作業,這也是讓孩子們與他非常親近。
“陳老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我們做好的作業,他會很認真地表揚我們,我們和陳老師在一塊相處很愉快,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他。”學生毛玲俠說道。
“春天嘛,他(陳校長)的老父親去檢查說身體不好,即使是這樣子,他也沒有耽誤影響到自己的教學工作。”同事史聿成說道。
辛勤耕耘必有回報,在近年來的宿城區教育局綜合考評中,保莊圩小學榮獲過一、二、三等獎;陳前升個人也被評為“全區十佳最美教師”,今年還剛剛入選了“全國模范教師”。
“現在的鄉村教育與城區相比,雖然在師資配備上還有一定的差距,我想經過我們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經過上級領導關心支持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教學點一定會越來越好。”陳前升說道。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陳前升堅持著這樣的信念,將自己的青春熱血全部獻給了鄉村教育,也獻給了那里的孩子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也想對和陳前升一樣默默奉獻著了一線教師們,說聲,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