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名字,它飽含著父母的愛意和期許,也體現著時代的特點和變遷。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楚風夜話》欄目將推出人物系列報道《我的名字叫國慶》。雖然年齡各不相同、職業不同,也不全是出生在10月1日,但他們卻以“國慶”為名,表達著某種含義。而這個名字也同樣賦予了他們更多的自豪和激勵。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位人民教師曹國慶,看看他眼中祖國這些年的變化。
下午,當記者來到市區一所學校時,曹國慶老師正在給初一學生授課,剛開學,同學們的學習狀態還沒有調整好,曹國慶老師在課堂上就經常提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曹國慶說,同學們私底下都叫他國慶老師。
“我小時候我聽我的爸爸說,我是十月一號出生的,所以叫國慶,我記得我上初一時候第一天報名,我的班主任就說寫下你的名字,一寫班主任就說你一定是十月一號出生的。”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個日出,我送你365個祝福”,著名的歌唱家蔡國慶可謂是家喻戶曉。70年代,國慶這個名字可是相當洋氣,各種姓氏的國慶經常會來個完美邂逅,上學那會曹國慶就經歷過。
“有一個學生也叫國慶,我記得他叫龐國慶,我們在一起玩很好,因為我們兩個重名字,外貌不像,他個子稍微矮一點,我個子高一點。”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曹國慶的父親教了一輩子書,兒子現在也是一名老師,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曹國慶說,自己6歲上一年級,那個時候的教學環境和現在相比簡直一天一地,他上學時候課桌板凳都是從家里自帶的,學校也沒通電。
“那個(板凳)也是高矮不齊的,有的家里面還沒有板凳,還得和別的同學兩個人坐一張板凳,坐一張小桌子,當時條件還是很艱苦的。”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用煤油燈照明,一個晚自習下來鼻子臉上全是灰,每到學期結束前兩個星期,老師們就開始忙乎起來出考卷,那時候可是純手工刻印。
“老師用那個鋼板刻過以后再復印,再一張張印,一個字一個字寫過以后,再一張張印,那時候還是比較辛苦的,印過以后手上都是墨。”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在曹國慶印象里,小時候都是大集體,考完試還得回去做農活,割豬草、喂牛,填滿了曹國慶兒時的記憶。80年代以后,教室里通上電,學生們的幸福感攀升。
1993年,曹國慶從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關廟鎮小學成為了一名數學老師。2001年,自己的兒子也上了小學,曹國慶回憶,那時候教學環境已經有很大的改變,學科也發生了變化。
“他上學時候已經明確的分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這些,各門學科都非常齊全的。我們上學時候主要學習語文、數學,后來到初三時候才學習英語,他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已經學英語了,從這點就看出我們國家與國際接軌。”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現在,曹國慶已經從教近30年。如今的教學環境、硬件設施乃至校園格局都和曾經大不同。敞亮的教室、濃厚的學習氛圍、綠色活力的運動場地,曹國慶感嘆道現在的孩子幸福,現在所有學校新建了新媒體一體機,更加方便授課。
“教室里有一體機,可以上網,需要什么材料一百度全部出來,有什么錯題我們馬上通過多媒體手段在一體機上展現出來,現代化教學手段效率還是很高的。”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教育興國,曹國慶很自豪自己是一名教師,還以國慶為名。也在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感受著國家的繁榮昌盛。
“我覺得做好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對我們國家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我們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為我們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中學教師 曹國慶 說道。
還有什么能比與新中國同一天生日更有意義,他們以國家為榮,為國家驕傲,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祝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