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開學了,與往年不同,今年新學期開始后,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之前的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那么新的版本是怎樣的?對學生會有什么影響呢?老師又該如何引導好學生適應新版本呢?
上午,在一所小學的一間教室老師們正在進行模擬課堂,陳曉是三年級語文教師,語文教材改版后,她不僅要面臨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還有一項專為教學設定的板塊,那就是名著導讀。這對老師教學方式也提出了要求。
小學語文老師陳曉:“作為一名老師。我在平常教學中,將會從閱讀和表達兩個方面著手,鼓勵引導學生增強閱讀量,拓寬閱讀面,注重培養孩子興趣和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增加孩子的知識積累,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
不僅是名著導讀板塊,據了解,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也叫“統編版”。不同與之前蘇教版,此次"部編本"語文教材,首先打破傳統的學拼音再學漢字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先學習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進行13個課時的漢語拼音系統學習,在新教材中,學習拼音之前學的生字量不會太大。
同時,"部編本"語文教材中最大亮點,是傳統詩詞篇目大幅增加。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
“部編本”的改革,不僅是對學生能力的綜合改良,也要求老師在教學的同時,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善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分享,而家長在平時也要注重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使孩子在學習時更加專注更加用心!
總共: 1頁
作者:劉震坤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