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喜歡釣魚的市民,會選擇到駱馬湖進行垂釣,但是讓宿遷市民李先生感到意外的是,7月21日上午他在湖邊垂釣時,竟然意外釣上來一塊古代石碑,上面還寫著“江蘇轄州郡”等三十多字碑文,那這個石碑到底是什么時候的呢,碑文寫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7月22日上午,記者在宿遷市宿城新區康堡小區的一處商鋪內,看到了這塊被市民從湖里打撈上來的石碑,記者觀察到這是塊殘缺的石碑,碑體的大部分已經缺失,而剩下的部分長約0.5米,高約0.3米,據發現石碑的市民李超介紹,7月21日早上八點多鐘,他在駱馬湖洋河灘水產品市場旁的湖邊垂釣時發現的。
發現石碑上有字后,李超立馬打電話,叫朋友一起過來,將這塊殘缺的石碑從水中搬了上來。
聽說李超釣魚時發現了一塊石碑,周圍的居民,也都爭相過來觀看,大家也都說出自己的意見、
記者發現,在這塊殘缺的碑額上,還用篆書寫了一個孫字,而下面的碑文則用楷書,書寫了“江蘇轄州郡”、“少習法家言“等碑文,由于缺失的碑體太多,不能確石碑的來歷,隨后記者也向民間歷史研究者王曉風請教。
民間歷史研究者王曉風:“出土的地點是在駱馬湖里面,“少習法家言”,就說明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學習過法家的一些經典著作。那么這個人是不是駱馬湖里面,原來的有一個拔貢叫孫撰清,是光緒年間的一個拔貢,會不會是他的這個或者記事碑還是墓碑。”
據了解,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二省,江蘇省轄江寧府、蘇州府、淮安府、揚州府等9個州府,而碑文上刻寫的“江蘇轄州郡”由此可見此碑刻于清朝,如果想進一步了解石碑的來歷,還要查找相關縣志資料才能得出結論。
看來,這塊石碑上到底記錄著怎樣的故事,還需要專業人員考證后才能得知,對于此事記者也將繼續關注。
總共: 1頁
作者:劉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