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無意中觸碰到一些電源或者火源開關,操作不慎很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孩子一旦被火燒傷,后果不堪設想!
今年的6月15日,宿遷市沭陽縣一戶人家在做飯時,因為液化氣泄漏發生爆燃,祖孫四人被意外燒傷,奶奶全身燒傷面積達70%以上,三個孩子中有兩個孩子的燒傷面積達90%和80%以上。
7月5日晚上8點多,宿遷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宿豫區小香港18棟樓下車庫起火,經過8名消防指戰員10多分鐘的滅火工作,火勢得到控制。經過現場勘查,失火原因竟是孩子將燃放后的煙花未進過處理,直接堆放在了車庫里,導致了二次燃燒。
所幸的是,此次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作為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宿豫區消防救援大隊泰山路中隊副中隊長朱延國:“家長帶小孩煙花燃放煙花爆竹時,盡量避免將燃放完的煙花爆竹包裝紙箱堆放在家里面,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用水,將燃放的煙花爆竹進行冷卻,避免發生二次燃燒。”
有時候家長為了哄孩子開心,會買一些小朋友的喜愛氣球,然而,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些氣球存在著極大的火災隱患。為了證明氣球的危險性,記者帶著兩只氫氣球到宿豫消防泰山路中隊進行一場實驗。把一只氣球固定在地面上后,消防人員穿上隔熱防火服和消防服,用燃燒的明火靠近,明火剛接觸到氣球,氣球瞬間爆燃,噴射出半米多長的火苗。
據消防部門介紹,灌裝氣球的氣體一般是氦氣或者氫氣,氦氣是惰性氣體,不易發生爆炸,比較安全。而氫氣易燃易爆,屬危險氣體,一般禁止使用,但氫氣的成本低,很多不良商販依然使用氫氣給氣球充氣售賣。
宿豫消防救援大隊泰山路中隊3班班長唐永強:“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們,買玩具的時候最好避開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險的玩具,不要購買一些氫氣球或者煙花爆竹。”
今年5月底,公安部消防局發布數據稱,近五年來,全國共有1624名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火災中遇難,占火災亡人總數的18.6%。作為家長在暑期期間,一定要注重孩子安全,讓孩子遠離危險,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
宿豫區消防救援大隊泰山路中隊副中隊長朱延國:“一定要注意及時把天然氣閥門關掉,將一些家用電器的插頭,用東西遮蓋住,還有一些裸露的插排什么的,最好換成安全插座。”
當火災真的發生后,孩子們掌握一些逃生知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建筑中遭遇火災時,首先應該防止窒息和中毒,從消防通道及時逃生。如果火勢太大,可以選擇衛生間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冒然跳樓,也不要選擇乘坐電梯。
宿豫區消防救援大隊泰山路中隊副中隊長朱延國:“及時撥打119報警電話。拿毛巾將毛巾弄濕,捂住口鼻,迅速從樓梯進行逃生,或者是離樓頂較近,第一時間去樓頂平臺進行逃生。如果坐電梯的話會被卡在中間容易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