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駱馬湖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物種類也越來越多,這不,有釣魚愛好者在夜釣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大寶貝,一只近30斤重的純野生大甲魚。
6月11日凌晨4點40分,家住支口街道的田茂季接到朋友的電話,說他們在駱馬湖野釣的時候在湖邊發現了一個“寶貝”,隨后田茂季立刻驅車前往。
幾個人發現的這個寶貝從外觀來看就是一只“巨型”甲魚,驚喜之余,大家拿來尺子和秤進行稱量。
宿城區支口街道居民田茂季:“稱重就是13.66公斤。到后來又放在盆里面,再用尺子量,63公分長。47公分寬。”
之后這個寶貝便被田茂季帶回家養殖。記者在現場看到,甲魚被放置在一個鐵盆中,體軀扁平,裙邊肥厚,背殼發黃,腹甲淡黃,外觀與普通甲魚沒有太大區別,可它的個頭很大,頭部和一個成年人的拳頭大小相仿。
隨后,田茂季和朋友向水產專家了解到,這個寶貝確實是一只普通的甲魚,也叫中華鱉,但是體態這么大的確實少見。不少人聽到他們撿到了一個“巨型”甲魚,都出了高價錢想要購買。
記者與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聯系之后了解到,甲魚壽命很長,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野生甲魚一般能活一兩百年。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水產工程師顏懷宇:“野生甲魚一般生長環境比較嚴酷,吃的也不容易逮到,它的生長要比人工養殖的要慢不少,我推算了一下,27斤左右大概要長五十到六十年,假設是純野生的。”
工作人員也表示,因為野生甲魚的生長環境與人工養殖甲魚不同,建議市民撿到野生甲魚,最好將其放生或者送到野生動物園進行養殖。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水產工程師顏懷宇:“從保護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從大的環境來講,我們建議把甲魚放生,因為野生甲魚也是很稀少的。”
6月12日上午十點,市民田茂季也與記者取得了聯系,他給記者發來了一段視頻,視頻上田茂季和他的朋友們把這只“巨型”甲魚送到了駱馬湖進行了放生。
宿城區支口街道居民田茂季:“我自己也想了好多種方法養它,今天早上就決定還是把它放生吧,讓它回到自己的生活環境中。”
那么大的甲魚確實少見,希望它回歸自然后,繼續在咱們宿遷美麗的環境里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