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在我們身邊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眼距寬,鼻根低平,頭向前傾,長相基本一致,一出生就伴有智力障礙,他們就是唐氏綜合征患者,今天我們帶您認識一位新疆的“唐寶寶”丁丁,他六歲以前幾乎什么都不會,可在咱們宿遷接受康復訓練兩個月后,喊出了第一聲“媽媽”!
昨天下午兩點,孩子媽媽阿依古麗和往常一樣,將6歲的丁丁帶到了宿遷市親親寶貝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第一節課是感覺統合訓練,阿依古麗和孩子玩起了皮球,傳球過程中小丁丁的幾聲媽媽喊得阿依古麗濕了眼眶。十五年前,宿遷小伙程永在新疆做生意時與阿依古麗相識結婚,2013年35歲的阿依古麗生下了小丁丁,一開始丁丁和其他寶寶并無不同,可漸漸的阿依古麗發現丁丁的發育比哥哥晚很多。
新疆市民阿依古麗因為他哥哥六個月的時候開始爬、翻身什么的,他不會,啥都不會,就在躺著,坐著也不會,所以我們就著急,后來我們就帶他回來檢查檢查,他就是唐氏寶寶。
一轉眼六年過去了,小丁丁的情況一直沒有好轉,2019年2月,丁丁隨爸爸媽媽回宿遷的奶奶家過春節,阿依古麗經多方打聽,來到市殘聯直屬的宿遷市親親寶貝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對于這個遠道而來的小朋友,親親寶貝康復中心給予了熱情接待,對孩子認真地測評后,康復老師制定了訓練計劃。
康復主任田艷:所以我們就給他制定了一些感覺統合和言語方面的訓練。
新疆市民阿依古麗:老師說這個孩子有好多問題,但是你要把他送過來,我們會能把他恢復的有能力,就是有一點晚要是兩歲的時候帶來,早就好了。
康復經費是一個繞不開的現實的問題。由于丁丁小朋友的戶籍在阿克蘇,無法享受到江蘇省內殘疾兒童的免費康復服務。針對這一情況,康復中心第一時間向市殘聯進行反饋,市殘聯決定抽調最強的技術力量,為小朋友制定康復訓練方案,同時協助阿依古麗把丁丁的戶籍從新疆阿克蘇遷回宿遷。
語言認知老師李靜平平時接觸丁丁的時間最多,開始的時候小丁丁總是蹲坐在一旁不出聲,內心膽怯,李靜平并沒有給予授課,而是先和丁丁多接觸,讓丁丁敞開心扉。
就在上個星期,李靜平教學過程中,孩子突然對著旁邊的阿依古麗叫了一聲媽媽,來宿遷短短的2個多月,孩子身上就發生了這么多變化,阿依古麗和全體老師都感到十分驚喜。
記者也了解到,親親寶貝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是省、市殘聯自2008年以來連續12年定點的特殊兒童專業康復機構,已為1000多名特殊兒童提供了有效的康復訓練,而丁丁只是其中的一名,如今阿依古麗除了決定把孩子的戶口遷到宿遷外,還有了一個更大的想法。
編后:每個孩子像小天使一樣可愛,丁丁也不例外。我們也祝福小丁丁能夠順利康復,在宿遷度過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