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大地震11周年。地震是大自然中最可怕的災害,不僅防御難度大,而且破壞性及危害性極大。雖然,我們無法避免地震的發生,但是,我們卻可以盡量保護自己,萬一地震來了我們該如何如何逃生?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提起地震你都會想到什么?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發生約500多萬次地震,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當地震來臨,你都會怎么做呢?
專業人士介紹,地震前,自然界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比如地下水異常,包括:冒泡、變味等,地下或地面發出地光和地聲。動物行為反常,豬、羊煩躁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吠不止等等。這些現象稱作地震前兆,如果能捕捉到這些前兆信息,及時采取避震措施。假如地震來臨,如果你是在室外,那就要找空曠的地方規避,切記不要在大樹、房屋、電線桿等處躲避。在室內也切莫驚慌,低層房屋在兩層以下,可以迅速撤離到空曠的地方去。
市應急管理局震害防御處提醒:假如在樓上面,我們那么我們處理的方法就是首先要鎮定保持頭腦清醒,然后在房間里面選擇一個小開間的,比如說衛生間洗手間廚房之類的,這種小開間多管道的房間暫時躲避,降低重心,我們通俗說叫伏而待定,就是手護著頭蹲在那兒。
地震時晃動都是有規律的,當房子晃動時,應該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怎么逃生,等到不晃的時候,迅速往安全地點移動。但逃生時候千萬不可跳窗,跳樓,也不可乘坐電梯。一定要從安全通道撤離,假如安全通道被破壞掉了,地震的時候把樓梯震壞,這時候就要回到以前的小開間,等待救援。
專業人士提醒,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要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和盲目行動。地震時,如果被埋在廢墟中,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冷靜,建立生存信心,設法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