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的長成離不開及時的灌溉,田間縱橫交錯的灌溉渠就是農作物的血管。5月6日上午九點,宿城區船行灌區開始了今年第一次開機放水,給宿城區和宿遷經開區七個鄉鎮,94個村居的36萬畝土地“解解渴”。
上午九點,在宿城區船行灌區管理處的工作間內,隨著工作人員輕輕的按下控制鍵,七道閘口陸續開機,一瞬間,水流像是一匹匹白色的駿馬嘶吼奔騰,咆哮著涌了出來。
記者了解到,這七道閘口平均直徑為一米二,每個閘口每秒鐘流量三噸,共計流量每秒21噸,從6號上午九點開始,直到7號中午十二點,七個鄉鎮94個村居36萬畝的土地將迎來200萬噸的灌溉用水。
據了解,此次開機提水除了近期的灌溉需要,還為六月上旬的水稻插秧工作做好灌溉準備。屆時,船行灌區還將再次開機放水。
據了解,船行灌區位于宿遷市西南部,始建于1971年,是以京杭大運河為水源的大型灌區,東起船行灌區渠首,西至船行灌區馬廟節制閘,船行灌區干渠全長約15.6公里,覆蓋三棵樹、埠子、龍河、羅圩、南蔡、洋北、陳集7個鄉鎮。
總共: 1頁
作者:王媛 ,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