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健康成為熱門話題,很多人喜歡辦張健身卡,去專業機構進行鍛煉。如果健身卡還沒用完,健身房卻不見了,這可就鬧心了,市民周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
健身房不見了:卡辦了 健身房沒了
去年,周先生和朋友一起在幸福路金柏年大廈4樓的海爾斯健身房,辦了一張健身年卡,年卡只要680元一張,還贈送一年的鍛煉時間。可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家健身房就老是出問題。
前幾天,周先生發現這個健身房已經停業了。這下他傻了眼,這卡還沒用到一年時間,健身房卻沒有了,于是周先生找到場館負責人想退還一部分卡費。結果場館負責人稱不退款。
隨后,記者在網絡上查詢了這家健身房,發現不少人有跟周先生一樣的遭遇。
記者找到了這家健身房,發現整個健身房已經空蕩蕩,所有器材已經被搬走,只能通過墻上的海報,依稀看出這里曾是一個健身房。原來健身房的名字也改成了“翼貓國際俱樂部”,難道健身房搬到別的地方去了?記者與健身房負責人的哥哥取得了聯系。
健身房負責人哥哥 侍先生 稱,海爾斯健身房是3月份的時候關的,之前就是停電停水沒開。
據這位知情人介紹,經營這家健身房的是一對名叫程某書的夫妻,去年10月份,程某書在出差途中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車禍,目前神志不清,而她的妻子一直照顧他,從那之后健身房就一直沒有好好管理。再加上開健身房時有些借款,健身房持續虧空,健身器材也都被頂債人頂走,最后連水電都被停了。
侍先生介紹,這個場地原先要轉讓給翼貓國際俱樂部,但是翼貓最終沒有選擇繼續開在這里,因此翼貓和他們之間有違約合同。目前登記退款的會員有近百名,但是退款金額只有四千塊錢,遠遠不夠。
預付卡事件頻發 商家誠信經營有待管理
健身卡還沒到期,健身房已經關閉了,而健身房還有其它經濟糾紛,這消費者辦理會員卡的錢到底怎么辦呢?
為了核實信息,記者找到了宿城區商務局。工作人員介紹,從營業執照上來看,法人代表是程某書,股東只有他的妻子,沒有其他人員能夠支付這筆退款。
據了解,程某書的老婆現在也已經被強制執行了,她的工資目前就剩一千多塊錢作為生活費,其他就基本上打了銀行,也就是她現在確實是沒有這個償付的能力。
由于海爾斯健身房確實無力支付這筆會員退款,今年三月份,商務部門要求侍先生在健身房門口張貼通知,健身卡沒有到期需要退款的會員登記退款。
商務局工作人員表示,商務部在2012年就頒發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適用范圍僅僅在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而健身行業不在其范圍內,所以他們沒有具體的法律依據來對其進行處罰。
除了健身卡,如今,辦理預付費式的會員卡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消費時尚,各種各樣的健身卡、美容卡、洗衣卡層出不窮,不少市民都辦理過這樣的消費卡。
去年,我市就出現好幾例辦理預付卡但商家卻關門跑路的事件。宿遷“來此買”生鮮店大批量關門,導致不少消費者充值了千元的預付卡無法使用。除此之外,還有市民投訴反映市區皇冠公寓北側厚生香港小吃餐廳突然關門,預付卡無法使用。
《江蘇省消費者保護條例》第28條規定:經營者停業、歇業或者變更經營場所的,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已交預付款的消費者,并按照前款規定承擔責任,否則視為欺詐行為。預付卡事件頻發,是由于相關法規的不健全和監管缺失,導致不誠信的商家鉆了空子,讓消費者蒙受損失。
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完善相關法規,將商家的這種行為納入誠信體系建設,將不法商家納入失信人名單,杜絕此類預付卡商家直接關門走人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