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4日)早上播出的《朝聞天下》以《【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耿車:“垃圾小鎮”的涅槃重生》為題,用了8分20秒,再次關注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從垃圾塑料遍地堆到綠水青山相映成輝的生態發展之路。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是全國新聞戰線共同行動推出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展示了共和國70年光輝歷史,展現了十八大以來歷史性變革。挖掘普通百姓的中國故事,揭示中國人民的奮斗精神。貫穿全年,覆蓋全國。全媒體采訪報道,多平臺推出呈現。
2016年以前,耿車鎮曾經是一個“黑煙毒氣滿天飛,垃圾塑料遍地堆”的地方,經過幾年的轉型發展,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個擁有綠水青山的富裕小鎮。今天的《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我們就來看看垃圾小鎮耿車鎮的涅槃重生。
幅畫是夏海洋和小伙伴們在2015年畫的,那時候他才9歲,當時他們生活的耿車鎮幾乎每天籠罩在塑料焚燒的煙霧中。如今這幅畫收藏在耿車電商產業園的展廳里。這里記錄了耿車的過去和艱難轉型。
夏海洋的父親夏和虎在2007年進行起了塑料回收加工廠,兒子夏海洋那時候剛一歲。
當記者問起,對于當時的塑料污染,會不會擔心對孩子身體不好時,夏和虎表示,作為家長,孩子的成長環境肯定是很關心的,但是由于當時的環境給不了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他表示心里有點愧疚。
耿車鎮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多集中在清洗、破碎、造粒等產業鏈最低端,行業整體利潤很少。2015年耿車鎮再生塑料成交額約30億元,行業利潤僅1.5億元。而從治污成本看,當年耿車區域的水、氣、土壤等污染治理費用達10多億元,是行業年利潤的7倍左右。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宿遷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綜合整治工作,一場攻堅戰就此打響。
耿車鎮黨委書記 徐光良 表示,他們全鎮132名村組的干部有98名在做廢舊物資,所以黨委書記要做村組干部的工作。第一個拆除自家的廢舊塑料加工設備的是黨員,第一個跳進溝塘組織清淤的也是黨員。對于拒絕關停的,紀委要開展重點的督察,對違紀的違規的干部進行處理。
400多名政府工作人員逐家逐戶上門做動員,黨員經營戶帶頭示范。歷經兩個多月,耿車鎮治理了3400多個經營戶,對55萬多噸廢舊物資和垃圾實行環保焚燒和集中填埋處理。生態治理和修復也同步進行。
耿車鎮黨委書記 徐光良 表示,最近三年的時間,全鎮的補助初步的統計在3500萬,這個補助確實都是空前的,而且補助在很短的時間就全部到位了。
三年來,耿車鎮投資5.5億元建設了生態宜居家園、生態環保創業園和生態農業示范園,吸引了一批新的企業落戶。同時原有的廢舊物資加工戶一大半已經實現轉型。去年耿車鎮企業的銷售額達到50多億元,比2015年增加20多億元,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00多元,比2015年增加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