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說,當時敷了2小時就感到了疼痛,把布拿掉后就發現腿腫了還起了水泡,但是當時她并沒有當回事。
吳女士:“不以為它能有這么嚴重。那時候就是在村里面掛了幾天消炎水,掛了消炎水不行,實在疼受不了了,就到這個大醫院了。”
主治醫生告訴記者,吳女士在小診所治療了8天,但診所并沒有給吳女士清理創面,所以病情不見好轉。
燒傷整形科醫生文強:“雙側膝關節上下大概有10公分都是創面,都是水泡,當時有一部分水泡已經形成果凍狀了。泡液里面還有水芹菜的刺激物存在,得把這個水泡給它全部弄掉,用有大量的生理鹽水給她沖洗這樣才行。”
相比剛來的吳女士,劉女士住院有將近20天的時間。她也是因為聽信“偏方”能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自己將野大蒜搗碎敷在腿上形成腿部創面,疼痛難忍。
劉女士:“(別人)說能敷好,敷了幾個小時沒有什么感覺,后來我又用那個艾水泡,然后吃過飯就有點感覺了,腿發熱也腫了,后面到半夜就疼,起了很多泡。”
劉女士患類風濕已經有十幾年了,也是因為疼痛難以忍受,才會使用“偏方”治病。
醫生表示,劉女士病情更為嚴重,治療后腿部還可能會形成疤痕,皮膚顏色也會和其他處皮膚不同。
燒傷整形科醫生文強:“因為大蒜敷在上面以后,她的泡皮和泡液里面,還有這個刺激性物質,對皮膚的深部組織還是有刺激。藥膏給它包起來包到厚厚的一層,保持傷口滋潤也能夠緩解疼痛。”
兩個案例看的真是讓人觸目驚心。其實,對于偏方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常見的偏方就有不少,比如魚刺卡喉用食醋,治療腹瀉吃大蒜,被蜂蟄了要涂抹牙膏等等,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那么,這些所謂的“偏方”從哪來?又到底科不科學呢?
前段時間,杭州一個18個月大的寶寶不小心被燙傷,爺爺奶奶聽信偏方用蚯蚓和泥土抹在孩子身上來治療。結果土壤中的細菌導致寶寶病情更加嚴重,還好及時送進醫院才脫離危險。2010年,河南商丘一男子就曾為省錢聽信偏方,生吞兩碗活蝌蚪治療皮膚病 ,結果病沒治好,反倒感染上裂頭蚴。在民間,諸如此類駭人聽聞的偏方并不少見,說到偏方,不少市民認為偏方是中醫的一種。其實,偏方并不是中醫。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醫生李佳佳:“中醫中藥作為中國大部分人都接觸過,偏方就是驗方。它不是我們正規中醫中藥的一種。中藥是有一個大的理論體系,都是在這個辯證的基礎上在用的。”
中醫講究食藥同源,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生成的藥及其加工品,有的偏方中的藥品也是中藥的一種,像吳女士、劉女士使用的野大蒜、野水芹在中醫中是可以使用的,但是都需要專業人士炮制,用量和方法都十分講究。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醫生李佳佳:“大蒜它本身有一個溫里的作用,我們一般中醫來講的話,它有一個叫隔蒜灸,用艾條隔著大蒜去灸中醫的一些穴位。很多中藥它是有一定的毒性的,我們經過炮制的話是可以預防的,但是普通生病他沒有這個醫學基礎,他不會去辯證。”
所謂偏方,大多指未經有關部門同意上市或出售,或不是正統的藥方,其來源不為人知,也不見歷代的藥學典籍記載,只是在民間流傳。醫生表示,大多數人使用偏方是因為偏方取材方便和費用較低。
專業人士提醒,身體不適應該立刻就醫,不能在家自己盲目用藥,這樣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