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我們記者持續關注了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相關內容,從今天開始,新國標就正式實施了,按照國家規定,從今天開始就禁止非國標電動自行車的生產和銷售。那么,我市目前非標車輛庫存情況如何?對于這些還保有非標車輛的銷售商家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來看記者報道。
電動車新國標今天實施 非標車銷售冷清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電動車銷售店面,發現相較以往,電動車銷售生意十分冷清,一上午的時間,大部分店家也只有幾個顧客光臨,且大多數人也只是咨詢新國標的相關政策,并沒有現場購車。
采訪過程中,不少市民表示,新國標的實施,勢必對自己選購新車帶來影響,因為非標車只有5年過渡期,選購非標車5年后就面臨報廢,而選購新標車又怕標準不一定能達到國家要求,這也使得本是淡季的電動車銷售市場更加慘淡,有的店鋪直接轉行甚至關門歇業。
市民朱先生是某品牌電動車宿遷總經銷,從事電動車銷售工作已有13年之久,盡管最近也在跟廠里溝通訂購一些國標車,但是自己手上庫存的非標車仍然多大兩三千輛,鄉鎮網點不從自己手里進貨,工廠在此之前,還不斷往自己店里壓貨,如果按照國家規定,從今天開始,不給銷售庫存車輛的話,將給他造成400多萬元的損失。
10萬輛庫存車何去何從? 能否合理延長銷售期?
一邊是簽了合作協議,廠家不斷送貨清倉,一邊是消費者駐足觀望,需求銳減,新規的實施,勢必給這些電動車經銷商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部門能否提供對應政策支持,讓市場合理消化呢?
記者了解到,由于禁止生產和銷售非標車輛的新規同時實施,相關部門并沒有留給電動車經銷商充足的市場消化時間,面對大量積壓的庫存非標車,經銷商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更加人性化的執行措施。
業內人士介紹,因為4月15號才正式禁止企業生產非標車,大量新生產出來的非標車積壓到經銷商手里,加之之前未銷售完的庫存車,粗略統計,目前全市3000多家電動車銷售網點,非標車累計達10多萬輛,涉及從業人員近萬人,如果從4月15號開始全面禁銷,將給宿遷從業人員造成5億元左右的損失。
不少商家希望能夠適當延長非標車的銷售期,進行市場消化。那么能否如商家所愿,適當延長非標車的銷售期呢?記者也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了了解。
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新國標要求,15號之前已經生產出來的電動車按照之前標準執行,而15號之后生產的電動車則要按照新規要求實行,但因為新規剛剛落地,暫時沒有接到通知,要求對市區范圍內在售的非標車進行查處。目前,不少經銷商已經向相關部門遞交了請求意見,希望能夠結合實際情況,給出一個銷售非標車的合理過渡期。
面對如此大批量的庫存非標車,我們還是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給出較為合理的處理方案,最大程度降低損失,平穩度過這一交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