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婦女能頂半邊天”,女子除了操持家務過日子,在工作上認真起來,同樣能夠大放異彩。在宿豫區侍嶺鎮,就有這樣一位女強人,在自己找到致富道路的同時,帶領村里老弱婦殘共同創業,不僅自己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更帶領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因為都是一個鎮上的人,這位老板對程榮娟知根知底,也被她身上那股踏實能干的執拗勁給打動,從2014年開始,便有意促成程榮娟接下自己原先在浙江的地漏生意。
程榮娟發現,從選料到制作成一個精美的收縮口包裝布袋并不復雜,只要稍加培訓,憑著農村婦女的針線活底子,應該不是問題。
剛開始,不少村民不熟悉制作流程,招攬的十多個工人完成不了一半的訂單量,加之經驗缺乏,除了程榮娟自己,其它人做的布袋封口不齊整,難以達到交付要求。
本是農村家庭,5年前,兩萬多元錢對這個普通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為了不讓大家失望,在丈夫的鼓勵下,程榮娟總結經驗,再次投入生產。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努力,村里做布袋的村民從原先的十幾人增加到現在的四十幾人,每年生產布袋700多萬只,產值也超過了200萬元。現在,每天還都會有一些村里的婦女,主動過來找程榮娟要活干。
程榮娟說,像朱麗一樣,不少村里的婦女需要照顧家庭,他們生產的布袋可以拿回家里做,時間可自行調配,老人和殘疾人也成了她的主力軍。
和老當益壯的陸師傅相比,35歲的劉雪紅也毫不遜色,盡管多年前因為患有類風濕,手指變形落下三級殘疾,干活不方便。程榮娟了解情況后,第一批便讓她加入進來,現在劉雪紅每個月能拿到3千多元的工資。
村民們的聲聲贊譽,讓程榮娟信心滿滿,她說,在未來的日子里,她也將帶領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將日子過得愈加紅火。
宿豫區侍嶺鎮陸宋村村民程榮娟:現在經常跟著一些朋友聊這些事情,看看哪里有這些手工,能再做一點,帶動我們村里面這些剩余的這些勞動力,在家里面能有點事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