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創業者,她是宿豫區豫新街道錦華社區的閔美艷,通過創業加工飾品,幫周邊的“寶媽”們找到一條掙錢顧家的路子。
在宿豫區錦華社區殘疾人之家,閔美艷正在忙著分貨、收貨,這一批是要發往浙江義烏的訂單。而閔美艷在創業之前是一個全職的“寶媽”,2001年結婚, 2003年有了一個兒子,生活幸福美滿,可是2015年有了二寶之后就變了。
閔美艷:兩個孩子,而且是兩個男孩,各方面開支就比較大一點,由我老公一個人一年整個幾萬塊錢也是不夠的,每個孩子每年都要花到幾萬塊錢的開支。
閔美艷發現自己的情況不是個例,小區里像她這樣有就業能力和意愿的婦女大有人在,于是就萌生了帶動她們一起就業的想法。而什么創業項目上班時間自由,又不耽誤帶孩子、做家務,閔美艷一直尋找不到,有一天她的姐姐給她指了條路。
閔美艷:她們有對口的扶貧單位扶貧村,然后在扶貧村因為他們是農村,然后有大忙,農忙的時候他們的訂單完成不了,就要求看看我們這邊社區里面有沒有寶媽或者待業的婦女,幫他們完成訂單。
創業投資少,時間自由,絹花、飾品等加工工藝簡單、上手快,工作看家兩不誤,這正是閔美艷尋找的創業項目。閔美艷立即開始聯系能工作的婦女,可是人還沒找到幾個,第一個耳環加工的訂單就來了。
閔美艷:第一個訂單剛剛做的時候,就是所有的人加班加點干,包括我們家大寶寶,夏天放暑假的時候都待在房子里面替我干活,替我包裝,然后家里面老的少的所有人都用在上面。
訂單如期完成,廠家也非常滿意,這讓閔美艷信心倍增,前來咨詢拿貨加工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是有一批貨按期交付的時候,卻被退回來了。
閔美艷:招了一批年齡大一點的阿姨,她們眼神不太好,有的比較小的東西經過她們手做出來之后,有的時候不太合格,還沒發到廠家,就已經掉下來了。
閔美艷立即對工作分工進行調整,年齡大的阿姨改做后備工作,精細的工作由25到40歲之間的年輕“寶媽”來制作。經過調整,她們的工作效率、產品質量都得到了提升,品質讓廠家非常認可。
閔美艷:我們現在是每個月有3到6萬塊錢的貨款,每年在60萬以上的產值,帶動我們周圍社區140名左右留守婦女就業,另外可以讓她們每年增收5000塊錢收入以上。
徐習芳:主要時間特別自由,可以在家里面帶兩個寶寶,多余的時間,全部在做手工活,也不耽誤家里面的事,特別滿意。
雖然現在帶動了“寶媽”們家門口再就業,但是產品利潤很低,閔美艷對今后的發展還是有自己的打算。
閔美艷:下一步我們的計劃就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另外再找別的產品,適合各個年齡段的產品,讓我們周邊的各個年齡階段就業婦女都可以來到我這邊來做一點手工,掙一點收入。
您瞧瞧,真是細心的“寶媽”,自己顧家掙錢兩不誤,還想著大伙,希望你們能多掙錢,顧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