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巷子 舊時光:門牌上的文明印記
西楚網訊 老巷子里,有家長里短的煙火氣,也有時代變遷留下的歲月印記。今天(1月8日),我們就通過不同年代的那些文明戶牌子,看一看老巷子中蘊藏的文明精神。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 楊步林:這是我們家得的雙文明戶的牌子,大概是2001年時候裝的,距離到現在已經有十六七年了,我們當時的時候非常高興。
在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楊步林家門口的屋檐邊,一塊長方形的紅牌子十分顯眼,它也是楊步林家的寶貝之一。2001年,楊步林家從社區的一百多戶人家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的雙文明戶家庭。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 楊步林:雙文明的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就是大家過得好一點兒,家里收拾干凈一點。精神文明就是家里面不要搞迷信活動,要相信科學,我們家跟鄰里關系搞得也比較好一點。
馬上要搬新家了,楊步林也沒把這塊牌子忘了,拆下來準備把它帶到新家去。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 楊步林:有紀念意義,我們搬到新家去還要繼續掛起來,保持這種優良傳統。
和楊步林家相比,丁建夫家的牌子就更有來歷了。80年代那會,宿城區還沒有成立,礦山社區屬于宿城鎮人民政府。五講、四美、三熱愛也是那個年代最響亮的口號,誰家如果做得好,得到這樣一塊牌子,那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 丁建夫:一個是軍屬家庭,還有家里團結、尊老愛幼,給了這個牌子。有這個牌子,八幾年的時候不多,礦山大隊來給裝上的,大家都來看,非常羨慕。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追求文明的腳步走的越來越遠,對文明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在宿遷創建文明城市階段,文明更是成為大家的一致追求。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 姜筍:勤勞節儉、孝敬和諧、誠信友善、綠色環保、書香文化。
2016年,姜筍家被社區評為“五星文明家庭”,對于她來說,這塊牌子的帶來的精神財富已遠遠大于它的物質價值了。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居民 姜筍:對孩子的教育和健康家庭的和諧,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意義,這也是良好的家風建設,這也能激勵我們好好教育孩子。
拆遷過后,需要搬遷到新的住處,這些原來社區頒發的牌子需要由新社區重新評比頒發。為了留下這些印記,礦山社區的工作人員在拆遷過程中,搜集保存了不同年代的文明牌。
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黨委副書記 王克響:有70年代末的到現在的,各種各樣的文明戶。這些牌子也是我們歷史的見證,也是精神的一個傳承,希望這種精神能發揚下去。
小小的一塊文明牌,既是時代發展的見證,也是文明底蘊的積累。雖然住的地方變了,文明傳承的精神卻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