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新十條”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
2022年12月08日10:10 來源:央視新聞公眾號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對此,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表示:這十條措施是為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各地要按照要求精準落實。
加強針對性治療
沒有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針對病毒特點和患者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治療方法:
對癥治療。對于一部分主要癥狀是發燒、咳嗽、咽痛的患者,主要是對癥治療。
抗病毒治療。對于普通型或者有進展為重癥風險因素的患者,需要及早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減少向重癥的轉化。抗病毒藥品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藥在病毒性感染的治療中,有其獨特的優勢。
兼顧新冠肺炎和基礎性疾病治療。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應注重治療基礎病。
郭燕紅表示,國家衛健委已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加強對對癥治療的藥物以及抗病毒藥物,包括中藥、西藥等藥物和抗原試劑進行一定的準備。通過分級分類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也會選擇居家治療的方式,要求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的零售網點等也要做相應準備,來保證人民群眾藥物的可及性。
國家衛健委也提示大家:沒有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無論是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藥物都是充足的。
新防控措施不是完全放開不防
是主動優化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這次優化防控措施并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是主動優化而不是被動的,是針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病毒變異株特點、疫情流行特征,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對現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評價,特別是對二十條實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等因素,綜合考慮所作出的。
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表示,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只要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處于穩定期,都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在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方案里,確定了4種不能或者暫緩接種的情況:
老年人在既往接種疫苗有過嚴重的過敏反應時,比如出現過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等等,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因感染性疾病處于急性發熱期,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控制住后再接種。
在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如腫瘤患者處在化療期間,或高血壓患者處于高血壓危象當中,一些冠心病患者在心梗發作期,還有一些神經性疾病患者處于疾病的進展期,還有癲癇處于急性發作期,這類患者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疫苗,病情穩定后也可以接種。
因嚴重疾病或慢性疾病已處于生命終末期,不建議接種疫苗。
對于老年人來講,只要滿足條件,要加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做到應接盡接。
外防輸入政策也將進一步優化完善
關于中國什么時候會開放入境防控措施,取消或調整核酸檢測和入境隔離的要求,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介紹,這次優化措施主要是針對國內各地的疫情防控,對于入境人員管理等外防輸入的措施,也將依法依規、逐步推進、加快推進,進一步優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