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最吸引外來人口的城市居然是宿遷!徐州鹽城年人口凈流出超過3萬人!
蘇北最吸引人的城市是宿遷,人口流出最多的是鹽城。
蘇中三市人口全部凈流出,相比之下揚州人口流出少,泰州流出多。
蘇南五市中只有鎮江是人口流出的,其余全是正向增加,而蘇州以19.05萬的人口流入量位居全省第一,為經濟活力提供了動力!
整個江蘇的人口流動相對廣東而言活躍度低了很多,而且蘇北的人口流出地多為蘇南,也屬于內部流動,江蘇并不排外,而且工業規模與廣東是相當的,為什么沒有出現廣東那樣的人口流入規模?
數據來源:2020年宿遷統計年鑒。
數據說明:因為2020年末的各縣區數據暫未出臺,預計到2021年11月才能在宿遷市統計局網站公開發布。所以,最新的各縣區權威統計數據仍是2019年末,但足以說明近年形勢,有代表性。
統計方式:
宿城區戶籍人口中包括區本級、洋河新區和蘇宿園區,不包含宿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宿豫區戶籍人口中包含區本級和湖濱新區;宿遷市經開區人口數據單列。
經過筆者整理歸納數據,可以發現宿遷市3縣3區的具體情況如下:
全市人口凈流出比例為平均值:16.64%。
凈流出比例最高的是沭陽縣:20.96%。同時也是戶籍總人口數最多的:198.65萬,凈流出人口也是最多的:41.64萬。
泗陽縣凈流出人口、比例略低于沭陽,排名第二。
泗陽縣戶籍總人口少于泗洪縣,但凈流出人口、凈流出比例卻高于泗洪縣,這說明一點:泗洪縣留守老家的人口比例高于泗陽縣,外出打工與遷出的人口比例低于泗陽縣。
泗洪縣的整體比例與全市平均值持平,為中間值。
亮點來了:
宿城區人口凈流出比例從沭陽、泗陽的20%多,一下降至13.95%
宿豫區人口凈流出比例降至了4.03%。
這其實并不是說宿城、宿豫本地人不愛去蘇南城市工作、定居,而是說,流出之后,還有一定比例的流入。
重點解讀在兩大原因:
宿城區的蘇宿園區聚集了大量的生產型企業、工廠,吸引了周邊縣區大量的勞動力人口。這部分人口沖抵了流出的宿城本地人。具體吸引了哪些縣區?睢寧、新沂、沭陽、泗陽、泗洪都有,以及北方5省,這也是宿城新區的房地產和主城區能夠得到拓展的主要原因。
宿豫區的京東IT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吸引力周邊縣區大量的年輕人口。主要是沭陽、泗陽、泗洪以及北方5省,這部分人口是流入的,沖抵了流出的宿豫本地勞動力。
而宿遷經濟開發區,由于生產型工廠密集,招聘了大量外地年輕人口,其本地鄉鎮戶籍人口本來就少,所以,常住人口反而是凈流入的。
總體的趨勢是:沭陽、泗陽、泗洪凈流出人口以去蘇南工作為主,另一部分流入了宿城、宿豫和經開區。反過來說,市區的流入人口來源除了本市3縣之外,還吸納了周邊徐州市相鄰的2個縣人口。
所以,沭陽、泗陽2縣的凈流出比例自然是宿遷市范圍內最高的。
最后,發一張宿城、宿豫2區本級的人口數據,都不包含其它功能區。
宿城區戶籍人口為區本級,不包含洋河新區和蘇宿園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宿豫區戶籍人口為區本級,不包含湖濱新區。
現在來宿遷打工的外地人的確多了
這在以前都不敢想象的
特別是京東片區、蘇宿園區、經開區
外地人都占到了一半
宿遷越來越有大城市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