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五批27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江蘇省吳中碧螺春茶果復合系統、宿豫丁嘴金針菜生產系統名列其中。
至此,江蘇省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已達6處,此前4處分別為: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泰興銀杏栽培系統、高郵湖泊濕地農業系統、無錫陽山水蜜桃栽培系統。
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
天津津南小站稻種植系統
內蒙古烏拉特后旗戈壁紅駝牧養系統
遼寧阜蒙旱作農業系統
江蘇吳中碧螺春茶果復合系統
江蘇宿豫丁嘴金針菜生產系統
浙江寧波黃古林藺草-水稻輪作系統
浙江安吉竹文化系統
浙江黃巖蜜橘筑墩栽培系統
浙江開化山泉流水養魚系統
江西泰和烏雞林下養殖系統
江西橫峰葛栽培系統
山東岱岳汶陽田農作系統
河南嵩縣銀杏文化系統
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統
湖南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湖南永順油茶林農復合系統
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
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增城、東莞)
廣西橫縣茉莉花復合栽培系統
重慶大足黑山羊傳統養殖系統
重慶萬州紅桔栽培系統
四川郫都林盤農耕文化系統
四川宜賓竹文化系統
四川石渠扎溪卡游牧系統
貴州錦屏杉木傳統種植與管理系統
貴州安順屯堡農業系統
陜西臨潼石榴種植系統
宿豫丁嘴金針菜生產系統
宿豫丁嘴金針菜生產系統是以傳統金針菜品種選育、種植栽培、農田管理、收獲加工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系統,覆蓋宿豫區丁嘴鎮轄區內全部14個行政村(居),核心區位于鎮西南登山村,這里歷史上就是倉基湖一代的主要金針菜產區。據古籍和近現代文章考證,金針菜最早文字可考始于宿遷地方志中。宿遷《萬歷志》(1577年)土產志蔬菜類中,就有金針菜種植的記載。
宿豫地區金針菜獨有的品種有6個,分別是早熟紫花、秋八尺、大八杈、小黃殼、大烏嘴及大菜。丁嘴金針菜的主品種“大烏嘴”具有高產優質的性狀,部分小黃殼品種抗逆性強,不僅是珍貴的植物資源,也是重要的種質資源,對優質金針菜品種選育、留存起著重要作用,在保持生物多樣性及百合科深入探究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丁嘴金針菜古時就被當作貢品沿古運河北上南下,如今更是作為出口商品,暢銷海外,被譽為金針菜中的珍品。金針菜作為丁嘴地區的民生產業,群眾對金針菜有著特殊的情節,不僅形成了許多有關金針菜的風情、習俗、食俗和禮俗,也形成了興盛而獨特的金針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