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宿遷市政府同意,2019年11月19日宿遷市醫療保障局會同市殘聯、市扶貧辦、市財政局印發了《關于調整醫療保障政策的通知》,大幅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大病補充保險等醫療保障待遇,預計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將分別由74.56%、60.55%提高到84.3%、70%,其中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員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將分別達到93%和95%。次均住院負擔費用將下降30%,醫療保障資金投入年增加支出6億元。參保人員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將進一步增強。
《通知》主要內容
《通知》主要內容有:
一是、提高基本醫保待遇。分別提高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年度報銷限額,降低居民醫保住院起付線。住院報銷比例最高增加11個百分點,統籌基金住院年度報銷限額調整為30萬元。新增、肺動脈高壓等門特病種,門診透析年度報銷限額增加2萬元等。
二是、落實“兩病”保障。參保居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需要藥物治療且未享受居民門診慢性病待遇的,享受居民門診專項保障待遇,其在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所發生的超過門診統籌年度限額高血壓、糖尿病對應用藥費用,按照50%的比例報銷,年度報銷限額800元,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需要藥物治療的,年度報銷限額1200元。
三是、擴大大病保險保障范圍,顯著提高大病報銷比例。
四是保障特殊群體。將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參加職工醫保的除外)全部納入醫療救助保障范圍。對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在縣域范圍內定點醫療機構所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后,個人負擔控制在10%以內,其中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員個人負擔控制在5%以內,超過部分的費用經專家評審確認后,必需合理的由低收入農戶大病補充保險資金予以報銷。
五是加強醫療行為管理。建立醫保目錄乙類、丙類項目和藥品使用審批和備案機制。有關部門定期對醫療機構開展醫療“三合理”檢查,經專家評審確認為非必需使用的丙類費用以及不合理的乙類費用,由醫療機構承擔。
問答
問:什么是“兩病保障”?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今年政府要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用藥納入醫保,給予50%的報銷;3月26日,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國家醫療保障局調研,并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2019年醫保重點工作,提出要做好高血壓、糖尿病門診保障工作;7月26日,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公開發表的一篇文章則明確提到,正在“研究高血壓、糖尿病門診保障措施,提高門診用藥報銷比例”。9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3億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將其在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范圍內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我市“兩病保障”主要內容有:
一是保障對象為參加居民醫保、需服藥治療的“兩病”患者。
二是用藥范圍為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范圍內降血壓和降血糖的藥品。
三是在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所發生的超過門診統籌年度限額的高血壓、糖尿病對應藥費,居民基本醫保基金按照50%的比例報銷,年度報銷限額800元,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需要藥物治療的,年度報銷限額1200元。
四是對于已納入門診慢特病保障范圍的“兩病”患者,繼續按現有政策執行,待遇水平不降低。
問:如何保障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體縣域內住院費用個人負擔控制在10%以內?
一是通過提高基本醫保待遇政策保障。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居民醫保住院起付線較一般人群下調10%,各段報銷比例增加5個百分點,住院醫療費用年度報銷限額由18萬元提高到35萬元。對于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中的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員,各段報銷比例在前述基礎上再提高5個百分點。
二是通過建立補充保險保障機制。將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參加職工醫保的除外)全部納入醫療救助保障范圍。對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在縣域范圍內定點醫療機構所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后,個人負擔控制在10%以內,其中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員個人負擔控制在5%以內,超過部分的費用經專家評審確認后,必需合理的由低收入農戶大病補充保險資金予以報銷。
三是通過加強醫療管理保障。定點醫療機構要將醫保目錄乙類自付費用控制在合理范圍以內,除救命救急外,原則上不得使用丙類項目和藥品。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保目錄乙類、丙類項目和藥品使用的內部審批和備案機制。醫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醫療“三合理”檢查,經專家評審確認為非必需使用的丙類費用以及不合理的乙類費用,由醫療機構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