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正式進入“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時代。喝不完的珍珠奶茶是什么垃圾?小龍蝦是什么垃圾?你是什么垃圾?
在笑上海人被“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逼瘋了的時候,宿遷的“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2017年,按照省統一部署,宿遷市全面啟動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試點工作,開展城鄉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四個體系建設。
垃圾分類意義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宿遷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依據國家和省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中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70%以上,各縣城市建成區達到60%以上;全市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建成428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沭陽縣63個、泗陽縣100個、泗洪縣60個、宿豫區36個、宿城區101個,宿遷經開區、市湖濱新區、市洋河新區和蘇宿工業園區共68個)。
垃圾分類方法
按照省里統一標準,宿遷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分法進行分類,農村采取“二次四分法”,先由農民按可腐爛、不可腐爛兩類對家庭生活垃圾進行初次分類,再由垃圾分揀員收集后,按照可腐爛、可回收、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四分類。
城市垃圾分類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鎘鎳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居民日常生活垃圾中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如使用過的各類衛生紙和餐巾紙,帶有塑料或蠟質襯里的紙張、紙盒、一次性用具和廚余垃圾等。
農村垃圾分類
可腐爛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腐爛瓜果、動物內臟、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作物秸稈、枯枝爛葉、谷殼、筍殼、豆殼、殘次水果等生產垃圾。
不可腐爛垃圾,主要包括:除有害垃圾和易腐爛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煙頭、一次性飯盒、破陶罐、尿不濕、用過的餐巾紙、普通的干電池等。
有害垃圾單獨投放。
綜合推進措施
近年來,宿遷垃圾處理按照“近期大分流、遠期細分類”要求,遵循“三化”處理原則,先后建成了居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和焚燒發電、生活糞便處理、餐廚廢棄物處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4大類別垃圾收運體系和處置終端。截至目前,已建成4個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和有害垃圾暫存中心、2個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生態處理站。
推進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為進一步發揮黨政機關示范效應,我市自去6月實施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包括市級和各縣區黨政機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等。截至去年底,市縣(區)兩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學校已率先完成強制分類工作,至2020年底前,全市公共機構將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實施試點鄉鎮全域分類
在鞏固去年已有4個省級全域分類試點鄉鎮的基礎上,今年再選取錢集、盧集、臨淮、關廟等4個鄉鎮作為新的省級試點鄉鎮。截至6月底,4個新試點鄉鎮共免費投放4萬余只農戶分類垃圾桶,完成40余個行政村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點建設,并啟動4座易腐垃圾建設。
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PPP項目
按照市政府要求,中心城區核心區生活垃圾分類采取PPP模式進行建設,按照PPP規范要求,編制了《宿遷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PPP項目實施方案》和《可研報告》,并于6月21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目前正在抓緊推進。
垃圾分類獎勵
開展垃圾分類積分試點,選擇不同類型的住宅小區,實行垃圾分類兌換積分,采取積分兌換、收購等多種形式引導居民自覺開展垃圾分類。截至目前,市區能夠開展兌換積分的試點小區達20個。
居民通過掃描微信“e資源”二維碼,注冊領取“e資源”使用包,在分類打包好的垃圾袋上貼上專屬二維碼,將垃圾分類打包好放入小區垃圾分類箱,1-2個工作日就可以通過“e資源”微信服務平臺查詢積分,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