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號上午,宿遷召開“1+X”新聞發布會,市自然資源局發布2019年中心城市規劃編制與研究計劃。一起關注~
宿遷出臺2019年中心城市規劃編制與研究計劃
去年8月,根據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們牽頭啟動了《2019年中心城市規劃編制與研究計劃》編排工作。期間,我們充分落實國家有關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有關要求,在機構改革前后多次征求各地、各部門意見,多次組織會審。今年,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也多次聽取了《計劃》項目匯報。5月6日,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計劃》。目前,已由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實施。各地、各部門按照《計劃》文件要求正在有序推進各項規劃編制與研究工作。
2019年《計劃》共有41個項目,分為總體規劃類、詳細規劃類、專項規劃類、課題研究、城市設計及方案類五大類。相對于往年的《計劃》,2019年《計劃》:
從項目安排上看,重點較為突出。《計劃》編排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圍繞江蘇生態大公園、運河文化帶、高鐵商務區建設等發展新形勢和重大發展戰略有關工作要求,突出城市內涵提升及功能完善,在國土空間規劃、民生福祉規劃、交通強市與城市設計等方面有所側重。其中:
總體規劃類項目2項,包括宿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和湖濱新區鄉村建設規劃,全面統籌謀劃城鄉發展總體部署和建設安排;
詳細規劃類項目6項,主要圍繞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和維護,駱馬湖大運河河湖風光帶、皂河鎮核心區建設等進行安排,科學有序推進“水美城市”建設;
專項規劃類項目19項,涵蓋中心城區工業用地布局(破解“工業圍城”)、排水防澇、快速交通、醫療設施布局、消防安全、夜景亮化等諸多方面,著力提升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力;
課題研究類項目8項,重點圍繞宿遷酒都品牌營造策劃、先導產業發展、交通影響評價等開展專題研究,為城市規劃與建設提供精準決策依據;
城市設計及方案設計類項目6項,開展第三屆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宿遷高鐵東站片區戰略性研究及城市設計和宿遷職教園區戰略發展規劃等設計項目,指導和推進重點片區和重點項目建設。
從規劃編制責任單位數量上看,參與面較廣。本年度共有13個部門將開展規劃編制與研究工作,涉及國土空間管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快速交通體系構建、城市安全防護、城市管理等各個方面。其中,區政府、管委會包括宿城區、宿豫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湖濱新區、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市直單位包括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消防支隊局、市城管局、市民政局等。
從規劃經費規模上看,充分體現市、區聯動,齊抓共管。為保證規劃編制研究項目質量,本年度計劃安排總費用為7205萬元,較上一年有大幅提升,項目安排也較為全面,針對性強。從資金來源看,體現了自上而下,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趨勢,強化了片區規劃管控,切實推進城市健康有序發展。
2019年中心城市規劃編制與研究計劃的重點、特色有哪些?
答:2019年中心城市規劃編制與研究計劃重點圍繞江蘇生態大公園、運河文化帶建設,突出城市內涵提升及功能完善,注重新形勢和重大戰略背景下的發展研究,緊抓高鐵機遇,打造實力中心城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生態經濟建設水平,強化規劃引領作用,推進中心城市健康有序發展。計劃編排體現以下四個方面特色:
一是圍繞省、市發展新形勢和重大發展戰略,做好規劃研究工作。圍繞機構改革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開展宿遷市“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戰略和任務研究,啟動宿遷市國土空間規劃、宿遷市交通基礎設施國土空間控制規劃編制研究,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區用地布局,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展中心城市工業用地布局優化研究,切實解決“工業圍城”問題。
二是注重城市特色營造和內涵提升。圍繞宿遷“水美、酒都、旅游”等特色元素,致力打造江蘇生態大公園、運河文化帶,開展大運河河湖風光帶修建性詳細規劃研究工作;以重點地區、重要節點為突破,把酒韻、酒香、酒品融入城市肌理,開展宿遷酒都品牌營造策劃,打造中國酒都;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歷史文化名鎮,啟動皂河鎮核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持續推進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吸引更多的規劃大師為宿遷設計,以高標準、高質量的城鄉規劃成果,提升全市城鄉建設水平,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三是完善民生規劃。堅持民生優先,強調以人為本,圍繞交通、市政基礎設施、民生服務設施完善與提升,開展中心城市排水防澇專項規劃、宿遷市快速路網規劃修編(2018-2035)、中心城市戶外廣告詳細規劃、宿遷市中心城市醫療設施布局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著力推進民生服務規劃全覆蓋。
四是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決策和重點中心工作。圍繞合宿新及徐宿淮鹽高鐵建設,全力推進高鐵東站片區戰略性研究及高鐵南站商務區外延控制區控制性規劃編制工作;開展中心城區控規整合和動態維護,切實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提升規劃對城鄉建設的引領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