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中心城區
學校建設三年(2018-2020)攻堅計劃
為加快中心城區學校建設,優化學校布局,增加學位供給,切實解決中心城區教育資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等問題,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根據《宿遷市中心城區基礎教育設施布局規劃(2017-2030)》和《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中心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辦法的通知》(宿政發〔2018〕77號),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以“六增六強”推動“強富美高”新宿遷建設的決策部署,在宿遷市城市規劃總體框架內,優化中小學和幼兒園布局,嚴格執行教育規劃,三年內建設一批高標準中小學和幼兒園,打造中心城區教育高地,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首位度。
二、編制依據
根據《宿遷市中心城區基礎教育設施布局規劃(2017-2030)》、市政府《關于加快中心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的辦法》《中共宿遷市委書記辦公會議紀要》(2018年第3期)和10月16日中心城區中小學建設模式會商會精神,本著“嚴格執行規劃,保證學位供給”的原則,編制《宿遷市中心城區學校建設三年(2018-2020)攻堅計劃》。編制過程中根據學位實際需求和政策調整,在原布局規劃基礎上作了適當調整和完善。
三、建設計劃
2018-2020年計劃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48所,其中中小學24所(宿豫區6所、宿城區9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3所、市湖濱新區1所、市洋河新區2所、蘇宿工業園區1所、市直高中2所),幼兒園24所(宿豫區1所、宿城區13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6所、市洋河新區1所、蘇宿工業園區3所)。中小學中,小學10所、初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高中2所、十五年一貫制學校2所(具體見附件)。
1. 2018年中心城區實施17校建設,其中,中小學4所、幼兒園13所。中小學具體包括,宿豫區2所,廬山路小學、南外仙林分校宿遷學校(十五年一貫制);市洋河新區1所,江蘇洋河中加學校(十五年一貫制);蘇宿工業園區1所,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北校區(小學)。
2. 2019年中心城區實施18校建設,其中,中小學12所、幼兒園6所。中小學具體包括,宿豫區2所,玉泉山路小學、豫新初中;宿城區4所,太湖路小學、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南校區(小學)、項里學校(九年一貫制)、蔡集鎮小學;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3所,金雞湖路小學、廈門路學校(九年一貫制)、富民大道學校(九年一貫制);市湖濱新區1所,運河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市洋河新區1所,梅香街小學;市直學校1所,宿遷市馬陵中學西校區(高中)。
3. 2020年中心城區實施13校建設,其中,中小學8所、幼兒園5所。中小學具體包括,宿豫區2所,黃山路初中(含特教學校)、玉泉山路初中;宿城區5所,宿城區實小雙語部、新建小學02、新建初中02、新建初中04、宿城新區初中;市直學校1所,廈門路高中。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學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學校建設;各區政府、市各功能區管委會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三年攻堅計劃要求,制定學校建設項目實施時間表、路線圖,要將學校建設用地提前納入征收計劃,做好用地保障;列入攻堅計劃的學校未經市政府同意不得改建、停建;強化政策保障、資金保障和組織保障,保證學校建設三年攻堅計劃順利推進。
2.明確責任,加快實施。按照《關于加快中心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的辦法》相關要求,進一步明確主體責任,增強計劃執行的嚴肅性,創新投資建設模式,優化手續辦理程序。加快學校建設步伐,2018年計劃建設的學校必須在2019年竣工,2019年計劃建設的學校必須在2020年竣工,2020年計劃建設的學校必須在2021年竣工,并按季度制定學校建設推進計劃。列入三年攻堅計劃的公辦小學和初中,根據《關于加快中心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的辦法》進行獎補。市、區財政部門要統籌安排好學校建設獎補資金和建設資金,及時撥付。
3.強化督查,確保完成。將列入攻堅計劃的中小學建設項目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或市重點項目推進實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建設進度的督查考核、對建設質量的跟蹤管理、對資金使用的審計問效、對部門履職情況的督促問責,確保三年攻堅計劃圓滿完成。
附件:1.2018年中心城區建成學校及概況(11所)
2.2018年中心城區在建學校及概況(6所)
3.2019年中心城區學校建設計劃及概況(18所)
4.2020年中心城區學校建設計劃及概況(13所)
2018年中心城區建成學校及概況(11所)
2018年中心城區在建學校及概況(6所)
2019年中心城區學校建設計劃及概況(18所)
2020年中心城區學校建設計劃及概況(13所)